人民网:南昌临空经济区全面“起航” 至2025年实现GDP千亿聚集人口百万

11.04.2014  12:24

  人民网南昌4月10日电 (肖成)本网10日从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获批。根据《规划》,至2025年,南昌临空经济区将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集聚人口100万人。

  临空经济区是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集聚发展临空指向型产业集群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据悉,南昌临空经济区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及周边服务区为核心,包括桑海经开区,新建县樵舍镇、乐化镇、金桥乡的部分区域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总共约223平方公里。

  总体格局

  空港枢纽区 集聚发展区 临空辐射区

  根据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总体格局为空港枢纽区、集聚发展区和临空辐射区。

  空港枢纽区包括昌北机场周边约23平方公里范围(机场区占地13.3平方公里,机场周边直接关联产业与服务区9.9平方公里)。

  集聚发展区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桑海经开区约58平方公里,新建县樵舍镇的68平方公里、乐化镇的23平方公里、金桥乡的22平方公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29平方公里。

  临空辐射区主要向南昌市新建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九江市永修县等周边区域辐射拓展。

  功能布局

  一心 一廊 两轴 两区

  根据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将构建“一心、一廊、两轴、两区”,形成向鄱阳湖扇形敞开式的功能布局。

  一心:以昌北国际机场为核心,重点建设航空客货枢纽、多式联运设施和客运换乘中心,形成多功能立体交通枢纽。

  一廊:沿梅岭-溪霞水库-白马庙休闲旅游中心-象山森林公园-南矶山湿地候鸟观景区-环鄱阳湖西侧生态旅游带,形成一条西南至东北的弧形生态屏障,打造集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两轴:沿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际铁路以及昌九大道形成昌九城市发展轴;沿赣江依托港口形成赣江黄金水道发展轴。

  两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发展临空型先进制造业;产城融合区,包括机场周边和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镇化区域,重点发展物流基地、总部基地、商务基地、休闲基地和配套基地等。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

  《规划》明确提出,南昌临空经济区设立3个阶段发展目标。

  到201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

  到2020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300亿元,初步形成临空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到202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集聚人口100万人。建成国内大型客运航空枢纽和中部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临空经济区基本成型。

  政策支持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航线航班发展

  据了解,为支持南昌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划》提出在体制机制创新、航线航班发展、产业发展引导、扩大开放合作、保障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航线航班发展方面,江西省、南昌市财政将共同出资设立航空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航线航班发展,鼓励培育机场航空口岸和开辟客货运新航线航班。

  产业发展引导方面,将建立临空产业投资项目库,明确准入条件,重点引入符合临空产业发展导向、带动性和创新能力强的知名企业;对进入临空经济区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在专项资金安排上给予特殊扶持;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高科技、产品新、成长快的创业投资企业等。

  扩大开放合作方面,将争取尽快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争取国家进一步开放航权和空域;采取更灵活的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在临空经济区设立临空指向较强、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基地;落户的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可申请减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颁发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管理模式

  设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统一管理

  本网了解到,借鉴国内临空经济区、开发区、新区管理体制先进经验,南昌临空经济区将实施“统筹规划、组团发展、园中园开发”管理模式。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下辖五个园区,即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产业园、其它产业园。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对管辖园区实行统一规划制定与监管、统一产业布局与准入、统一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统一招商政策和考核。将桑海生物医药产业园58平方公里、小微工业园起步区10平方公里(含综合保税区3.3平方公里)范围划归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直接管辖负责开发推进;其余范围进行统筹管辖,由县区(新建县和经开区)平行推进。

  建设进度

  核心区域内环形路网已全面贯通

  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建洋介绍,目前,南昌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位于临空经济区最核心区域内,湖滨北路、小微大道、建业大道、瓜洲圩堤围绕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南片区的环形路网已全面贯通、对接;并对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北7平方公里内的主要路网进行了梳理,制作了临空经济区现状图,对临空经济区内小微工业园片区和桑海开发区片区路网连接问题形成了初步意见。连接昌九大道干线道路工程正分五个标段同时展开施工;港口北大道项目将于10月1日前通车。拥有4个2000吨泊位的龙头港码头建成后将与赣江黄金水道连接,真正形成临空经济区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集成、多式联运交通优势。

  此外,南昌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域内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快速推进,确保路建到哪里,水、电、气就配套跟进到哪里。同时,为产业发展配套的10万平米的电子信息产业专用标准厂房,13栋单体建筑主体已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