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临空经济发展升级强力引擎

26.01.2015  12:36

一诞生就备受关注的南昌临空经济区,越来越成为省内外知名企业聚焦的热点,更是为许多立志创业的年轻人所向往的热土。近日,从南昌临空经济区又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南昌临空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正式发起设立。该基金规模不少于5亿元,首期到位资金2亿元,主要投资对象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和成熟型新兴产业扩产项目,重点领域为光电产业、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通讯及互联网企业。该基金的成功设立将为南昌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快速聚集和南昌市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从体制到机制,打造管理新模式

为打造全省的高端经济平台,给创业者开辟一块创业土壤,南昌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南昌临空区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这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行政级别,采取区县合作、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运行的开发区。临空区管委会的领导班子用足用透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坚持创新驱动,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发展创新的试验田”定位园区发展,不断创新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服务和保障临空经济区快速发展。

在人事用人机制方面,管委会大刀阔斧地改革传统用人制度,打破身份界限,实行凡进必考、逢岗必竞,按需设岗,以岗定酬,绩效驱动,全面建立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了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同时,管委会还建立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绩效工资制,实现了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的转变。这些举措将充分发挥薪酬管理制度和岗位竞聘所带来的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谈到近期管委会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工作人员的工作,临空区管委会的领导充满激情地向记者介绍,“这是一块创业的热土,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我们不仅要给投身园区的年轻人事业的平台,更会让愿意和园区共同成长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他真诚地表示,欢迎有志青年加入这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创业队伍。

从招商到服务,适应发展新常态

临空经济区的成功需要依托有限数量的、高潜力行业,通过吸引关键客商,进而吸引产业链各环节相关企业的入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期而至,各种政策性资源不断规范缩减的大环境下,南昌临空区管委会的领导深谙其中道理。他们量身订制招商方案,集聚创新资源。尽管临空经济区起步时间不长,还在如火如荼地打基础,但其未来的希望已经吸引了众多投资商的目光,成为外来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截至目前,临空经济区已经引进了南昌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项目、深圳欧菲光产业园项目、海派手机产业园项目、鸿利光电产业园项目、恒动汽车用锂电池和系统生产基地、南昌快递物流园项目、鹏旭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上海芯地LED驱动IC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等八大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产业项目。

为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做得强,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提出“管家式服务”理念,超前“谋划”了一系列配套设施。

首先是让创业土壤走近大学校园。南昌临空经济区区内及周边有常住人口100多万,拥有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普通高校、科研机构及技工院校近40所,人才资源丰富。园区着力建立覆盖全省的人力资源信息网络,用市场化的手段为进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用工需求解决方案,不定期对企业提供人才培训,且对部分人才培训进行补贴,真正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其次是功能齐全的生活设施,让创业者无后顾之忧。为了帮助企业留住研发人才和蓝领工人,园区不仅为入驻企业高管人员提供定向微利商品房,而且按照“先生活再生产”的全新理念打造了小配套的企业生活服务区、中配套的邻里中心、大配套的湿地公园休闲商业区等多层次生活配套设施。其中30万平方米绿地临空邻里中心项目,可以完全满足电子信息产业特定从业人员的休闲、交友、运动、购物等各种需求,涵盖配套商业、SOHO、商务型酒店、办公等产品。2015年6月,6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即可交付使用,届时可以满足区内2万产业工人的生活需求。

再次是层次多元的金融服务配套,用资本的力量为创业者培土施肥。作为第四代工业园区,南昌临空经济区经过了从“有形”到“无形”,从“有限”到“无限”的转型,是集服务、制造、创新、物流、金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园区。为解决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园区提供了层次多元的金融方案,建立了覆盖企业发展全过程、融资需求多元化、多层次的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以满足企业不同类型、不同经营特征、不同阶段入园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入园企业全方位提供各类创业基金、资本扶助政策。同时,重大重点项目还可优先享受南昌市15亿元的重点产业引导资金的政策扶持。园区还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金融服务。为入驻企业“量身订制”的厂房,可购可租,灵活多变,可以为入园企业减轻资金压力。园区内规划的南昌综合保税区将引进FTZ(FREE TRADE ZONE)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模,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发展跨境业务和各类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供应链贸易融资、离岸货物融资等现代金融服务支持。

从空中到水陆,搭建交通新架构

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外,南昌临空还有便利快捷的交通优势,区内湖滨北路、小微大道、建业大道等环形路网已全面贯通,与周边成熟路网实现了有效对接,从区内核心区域到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城区车程仅需15分钟。南昌临空经济区紧邻京九、沪昆、向莆、昌九城际等多条铁路干线,其中南昌向莆货运段与赣江交汇,钩织成便捷的海铁联运,将逐步与正在推进的杭南长、昌吉赣客专、南昌至深圳、武汉等地高铁客货运专线形成一张四通八达的快速铁路网。园区内航空、水运、公路、铁路运输方式立体集成、综合联运,初步形成了“海陆空”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南昌临空经济区位于有着“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的北郊。这里是我国南北大通道、东西通道的交会点,是中部地区构建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江中游重要的国际交流门户。园区与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相毗邻,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周边还分布着南昌航空工业城、金融商务区等多重发展平台,产业发展支撑环境优越。

园区总规划面积223平方公里,由空港枢纽区、集聚发展区和临空辐射区三个功能区域组成。园区内规划了1.69平方公里的南昌综合保税区。通过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南昌综合保税区将助力南昌临空经济区成为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

这是一个创新创业的新时代,也是创业潮儿辈出的好时代。而在这些创业弄潮的背后,却是投资者、创业环境之间水乳交融、相互博弈的健康生态。创业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土壤,让其生存扎根。投资人用资本的力量或投资的智慧为创业者在这块沃土上迸发事业的梦想。无论哪一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英雄情结。力拔山兮气盖世,剑舞人生侠客梦。为梦想去追逐吧,无论你是投资事业的企业家,还是投资智慧的能人高手,南昌临空都敞开胸怀真诚期待!

来源:江南都市报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