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为什么能创全国文明城市
答案在干群自发清洁环境的身影中
答案在英雄托举生命的有力臂膀上
答案在越来越美丽的蓝天和街巷里
3月2日,手捧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匾和证书,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一行从北京回到南昌。城里城外,线上线下,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氛围。历经16年6000多个日夜,500多万南昌人付出无数心血汗水,最终通过220多项考核,让南昌晋升“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拆违拆临、治脏治乱、志愿服务常态化……契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500多万南昌人对文明的孜孜追求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翻开新一轮发展史册的南昌,将以更加浓墨重彩的笔触书写文明筑城记。
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应有之义:文明建设成为一种城市自觉
3年前,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做大做强南昌,使之成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经济要发展,文明更要进步,南昌开启两翼齐振之路。
国家卫生城市保牌,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是南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件大事。现在,这两件大事都已告成。文明的呼唤是伴随经济快速前行的脚步而强大起来的。文明,堪称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研读《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20多项测评指标更是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检阅。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南昌持续为之努力,16载矢志不渝,文明建设早已融会在南昌发展脉络中,成为一种城市自觉。
2014年,适逢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申报考评年,南昌再次发起冲刺,下定决心、全力以赴、背水一战、决战决胜……这座城市对文明的孜孜追求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我们不是为了创建而创建,创建不是目的,而是推动南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手段。”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一语重于千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特色之路:向问题、难题宣战 落小落细落实
3月2日,在东湖区百花洲街办邮政路社区,居民万红霞看着清洁的楼道和路面,直说要给楼栋长和志愿者们点赞。去年以来,邮政路社区充分发挥楼栋长、志愿者和在职党员的作用,经常组织大家开展清理楼道、路面等活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邮政路社区是南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缩影。
16年的创建路,南昌屡败屡战,风雨兼程,实为不易。
省文明办主任张天清说,南昌与很多大城市一样,也存在交通拥堵、时常雾霾、大拆大建、环境卫生差这样的“城市病”,但我作为在南昌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不得不说,现在的南昌与十年前、五年前甚至一年前的南昌相比,市区面积长大了、道路整洁宽敞了、空间绿地增多了、休闲娱乐方便了、断头路更少了。应该说,我们能感受到的点滴变化,都饱含着创建文明城市作出的贡献。
行胜于言,南昌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由于历史原因,南昌主城区内存在大量违建临建,加剧了道路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群众对此反映强烈。针对这一老大难问题,南昌市委、市政府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敢于动真碰硬,排除万难,于2013年10月8日启动了“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专项整治工程。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央驻昌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双拆”工作已完成两轮,累计拆除违建、临建公房37万平方米。
2014年,南昌市、区两级共投入近2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专项整治、城管执法、环卫保洁和各项创建工作需要。在推进各项整治活动中,全市共清除暴露垃圾2000余处,清运垃圾12.8万吨,共查处校园周边占道经营1.1万余起,纠处占道摊点(出店经营)2.3万起;查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泄漏、遗撒、挟带污泥等违规行为458起;共查扣“五车”28675辆,共纠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09265起;捣毁 “垃圾广告”制贩假证章窝点14个,查处涉案人员263人,清除垃圾广告543万余条;升级改造农贸市场75家。
此外,南昌市近两年拆违、拆临763处、37万平方米,建绿还绿136处、9万多平方米,还路于民341处、9万平方米;打通断头路10条。通过强力整治和改造,南昌市容环境、交通秩序有了根本好转。
英雄城的基因积淀:“一城好人”托举道德高地
人们早已习惯用“英雄城”来形容南昌的历史伟绩,也喜欢用“中国水都”来形容南昌自然禀赋的优越。现在,人们更喜欢以“一城好人”来称赞南昌这片道德高地。
近年来,英雄城南昌涌现出了大量文明服务的标兵、拾金不昧的楷模、助人为乐的典范、见义勇为的英雄、义务献血的先锋。既有让世界瞩目的“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章金媛,也有被市民誉为“城市牛皮癣克星”的魏木金,更有被誉为南昌活雷锋、中国好人的范圣高和被誉为“民间打拐英雄”的魏继中。近年来,南昌市先后涌现出了112名中国好人、道德模范、文明之星,“好人文化”蔚然成风。他们,让英雄城美名外扬。
于悄无声息中,南昌正在成为“志愿之城”。
2011年10月26日开始,南昌开展了“我奉献、我快乐”主题志愿服务活动。3年来,每天有286名志愿者在39个主要交通路口和65个主要公交站台开展文明交通和文明乘车排队劝导志愿服务,83个党政机关、29个学校、45个企业的3万多名志愿者参与,共提供志愿服务23多万人次、近100万小时。
春运期间,在南昌火车站、南昌西站,我们总能看见一群身穿马甲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这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就是春运志愿者。章金媛、邹德凤两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带领了500多名志愿者,坚持每天在西站和南昌站为乘客服务,引来好评如潮。
偌大的城市里,不仅有钢筋水泥,更有温暖的邻里之情。去年以来,南昌“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各社区结合各自实际,每月不少于两次开展邻里守望主题活动,向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困难职工等重点人群提供家政、文体、医疗、疏导、维权等多种志愿服务,累计开展活动11000多场次。“邻里守望”已逐步成为南昌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主题。
如今,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南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更润物细无声地闪现在你我身边。街头一群农民工合力抬起交通肇事车,为抢救车下受伤女孩赢得宝贵时间;火灾来临时,她没有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拍开邻居的门,至少15名居民因此幸免于难……温暖人心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我们不一定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南昌人!
500多万市民的同频共振:全民共建共享文明幸福南昌
3月1日清晨,阳光明媚。南昌二七北路体育文化休闲广场,很多市民晒晒太阳打打球,舒展筋骨,抖擞精神。难以想象,几个月前,这里还是油污遍地的南昌市汽修一条街。经过“拆违拆临”和改造之后,这里的面貌得到改善,百姓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2013年12月26日,南昌的赣江两岸亮起璀璨灯光,无数市民顶着寒风来到江畔一睹美妙夜景。这是家门口的美景!闪烁的灯光不仅点亮了夜空,也点亮了老百姓的心!
16年的创建,让南昌的城市形象得到明显改观,不仅是令人陶醉的一江两岸秀美夜景,还有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拆违拆临的强力推进,让市民对城市环境面貌改善的满意率达85.7%。创建,让500万南昌人切身感受到“不经风雨,难见彩虹”的内在含义。
2014年,南昌启动了新一轮农贸市场达标升级改造工作,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分两年对城区71家农贸市场进行硬件设施改造和软件管理提升,去年建设改造后的37家农贸市场基本达到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标准。今年,南昌将继续完成另外34家城区农贸市场的达标升级改造。
品尝到文明果实的市民,凝聚起更强烈的共识,投身于更积极的行动。在路口、站台、窗口单位、居民小区,各行各业志愿者接力演绎着文明故事。
目前,南昌各类文明志愿者已达33.03万名,占市区常住人口的12.2%,平均每9名南昌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文明已成为一种城市新风尚,从一个人传向一群人,通过一群人感染一城人。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何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