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南昌人口一度跌破6万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迅速增加

14.07.2015  12:32

从1926年设市时22万到2000年400多万,近百年人口变化惊人

  1926年南昌设市,当年南昌市人口为224160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昌人口呈锐减趋势,1939年南昌沦陷那年,全市只有55908人,几乎“触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到1957年已增至1691161人。之后,南昌人口数量增加的速度有所加快。但到上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人口控制,独生子女群体涌现,人口增加的速度开始放缓,家庭日益小型化。2000年年底,南昌地区人口总数为432.9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为170.22万人。南昌人口的百年变迁史,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变。

  人口数量——

  抗战期间南昌人口一度跌破6万

  1937年南昌市有人口298576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人口逐年减少,到1938年减少到126029人,一年之间减少了近60%。1939年日军占领南昌后,大批人员逃难,人口减少幅度更大,当时南昌市只有55908人,几乎“触底”。在沦陷期间,南昌市人口最多时也只有76404人。

  抗战胜利后,逃难人员陆续返回,1945年至1947年市区人口有较大增长,仅1946年一年就增加了73460人。家住阳明东路的张奶奶是葆灵女中老校长周兰清的女儿,她告诉记者,抗战期间她随母亲和全校人员逃难至永新、于都等地,战后返回南昌。“刚回来的时候,南昌街道上的人还不是很多,后来几年人口明显增加。我同小伙伴们从葆灵女中走路到万寿宫游玩,一路上看到店铺林立,人头攒动,很多人都是战后复员回南昌的。”张奶奶告诉记者。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迅速增加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口逐渐增加,至1949年12月,南昌市区人口由上半年的230000人,增加到255200人;南昌地区人口数量达到1364700人(包括四县人口)。1953年至1957年,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全国上下掀起了建设高潮。南昌市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新建了26个工业项目,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合作化,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5年内人口有了较大增加。1957年全地区人口为1691161人,其中市区人口为507918人。

  家住坛子口的谢老是江西拖拉机厂的退休工程师,他告诉记者,1958年后,江拖职工数量明显增加,“当时正在加快生产一批品牌产品,用于国家生产建设。大批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被招进厂,职工数量迅速增加”。市民章华龙也有同感,上世纪50年代他在省建机械厂工作,厂里职工数量逐年增加,到50年代末已经达到1000余人。

  1963年至1965年,是国家三年经济调整时期,人口明显增加。1965年,南昌地区人口已达210万多,其中市区人口为73万多。

  上世纪80年代出现“421”家庭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前后,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方针政策,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市民刘国庆告诉记者,他1979年结婚,当时政策规定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1980年儿子出生,这根独苗成了两家人共同的掌上明珠。刘国庆的父母特地赶来,帮他照顾孩子。接送孩子上学由爷爷包干,一日三餐由奶奶负责,夫妻俩则一个辅导孩子功课,一个照顾饮食起居。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暑假外公外婆还要接孩子过去住,亲戚朋友们也不时前来看望。刘国庆说,儿子像“小皇帝”一样成长着,身体素质、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就是有些任性,也不太会做家务。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南昌大多数家庭都只生育一个孩子,“小皇帝”、“小公主”大量涌现,“421”家庭结构开始形成。2000年年底南昌地区人口总数为432.9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为170.22万人。

  人口分布——

  上世纪60年代人口由老城区向新建小区分散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人口密度急速增加。到1960年,在谢家村、罗家集、三家店、青云谱、塘山等地,逐步形成了市区卫星小城镇,人口由老城区向新建小区分散。市区人口密度增加了8倍,而城区的人口密度更高,当时的情况是:西湖区每平方公里为6197人,高出市区人口密度3.9倍;胜利区为每平方公里5649人,高出3.5倍;东湖区为每平方公里1730人;抚河区为每平方公里2064人。到1985年,南昌市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964人,西湖区人口密度仍然是全市最高的。再到2000年,南昌市区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2759人。

  刘国庆小时候是在绳金塔脚下长大的,他还记得那条街的民房特别多,“大多是板壁房,一个院子里住了好几户,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张奶奶上世纪80年代住在胜利路附近,也觉得那里人口特别稠密:“那个时候公交车特别挤,常常门都关不上。菜市场更是人头攒动,夏天从那出来衣服能拧出水。

  人口寿命——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市人口平均寿命仅38岁

  寿命的长短,与社会制度、生活水平、医疗保健等息息相关。据《南昌市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市人口平均寿命仅38岁。新中国成立后,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了人民生活,加快了医疗设施的建设,消灭了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全市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到1962年,达到了57.4岁,1982年达到70.56岁,1990年达到72.05岁。

  章华龙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人们认为活过60岁就算长寿了,“南昌的风俗是60岁以后过世就是‘寿终正寝’,可以点红蜡烛”。张奶奶说,上世纪80年代初,她身边有两位70多岁的老奶奶,人们都尊称她们为“寿星”。“你再看看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处可见,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不稀奇。比起以前,南昌人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张奶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