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人的“年货清单”在传统与时尚间寻找年味

09.02.2015  00:50

  伴随着羊年脚步的临近,一年一度的“年货大战”已然拉开了序幕。各大商场超市内,喜气洋洋,年味日渐浓厚。记者所到的卖场,亦上演着同一部戏曲:礼盒、糖果、饮料等年货塞满了消费者的手推车,各个收银台前都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显然,市民的年货采购已进入“冲刺”阶段。

  受饮食习惯影响,腊肉、板鸭、瓜子、糖果以及香菇、木耳等年货是南昌人“年货清单”中必不可少的。不过,除了这些传统年货外,南昌的年货市场上还冒出了不少“新绿”,让南昌的年味添加了许多时尚元素……

     “洋年货”在年货市场“攻城略地  

  日本清酒、法国牛排、德国巧克力、丹麦饼干、美国咖啡……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不少市民对进口食品可谓是“爱不够”。记者走访南昌各大商场超市发现,进口食品在年货市场上“遍地开花”,几乎每个超市都能找到进口食品销售区。如今年关将至,挑选进口食品储备“洋年货”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了。

  日前,记者在红谷滩万达广场的一进口食品超市看到,饼干、薯片、果冻、咖啡、酒水等食品整齐排列着,它们分别来自韩国、美国、马来西亚、德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记者在小店内观察近半小时发现,前来选购商品的顾客络绎不绝,大多满载而归。

  “朋友的小孩喜欢吃德国巧克力,打算过年送给她当礼物。”一位正在选购的市民告诉记者,自家小孩也喜欢吃进口果冻,所以今年的年货清单里多了不少“外国货”。在店内的另一处,25岁的雷珊正在往自己的购物篮里“加货”。记者粗略看了下,多以糖果、饼干为主。“这些东西都是我爱吃的,进口食品价格比较贵,平时也不是经常吃,所以春节就想好好满足下自己的口腹之欲。”雷珊笑着告诉记者,她也打算买些进口牛奶送给家里的老人作为新春礼物。

  “我们店里的顾客以年轻人为主,大部分人认为进口食品的品质更好,口感更佳。”该进口食品店老板薛先生告诉记者,随着春节临近,店内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组合商品的销售目前是最火爆的。”薛先生说。

  事实上,前几年面对超市的进口食品,市民大多抱着“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态度。如今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进口商品价格也有所调整,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从“敬而远之”变成了“趋之若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进口食品备受欢迎,因此南昌一些街头巷尾、小区周边的零食店,也开始试水进口食品。“晚上经常送货到12点以后。”绿湖豪城附近的一家进口水果外卖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进口车厘子和苹果是销售的热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网购也是市民购买进口商品的一个渠道,其优点就是价格“喜人”。“我在网上团购的一款进口饼干只要6.9元一盒,而超市里要9.8元呢。”在南昌一事业单位工作的小沈是进口食品的“忠实粉丝”,这两天正在网上淘些“洋年货”。记者看了小沈的淘宝账户发现,泰国芒果干、日本抹茶夹心巧克力饼干、盐焗坚果等进口食品都纳入了购物车里,“虽然每次买的都不多,但几次下来也花去了五六百元。”小沈说。

  随后,记者在各大电商网站上看到,各式促销活动已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其中,记者在一家知名电商网站上看到,该网站推出了进口食品羊年大礼盒,涵盖了进口海鲜、肉类、水果、休闲食品等多个品类,包括加拿大金吉鱼、阿拉斯加真鳕鱼片、西班牙火腿、越南火龙果、新西兰红玫瑰苹果、墨西哥牛油果、瑞士蜂蜜、德国巧克力、丹麦曲奇、马来西亚咖啡等。

    健康年货”和“文化年货”成新潮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走访羊年的年货市场,记者发现市民购买年货更加突出“健康”和“文化”元素,各种能体现南昌地区本土特色的春联、饰品以及装饰典雅的保健品在年货市场里形成了一股新潮流。

  “忙碌了一年,很少回家探亲,我们买了些好茶和两套特色茶具打算带回老家孝敬爸妈。”在南昌一家投资公司上班的陈伟是吉安人,家中年过七旬老父亲的最爱就是品茶。陈伟告诉记者,这个周末他打算再去茶叶市场上转转,再买点有特色的茶具。

  “打算买几盒铁观音给爸妈,听说这种茶叶比较适合老年人。”市民万丽丹正在红谷滩茶街为父母选购茶叶,她告诉记者,往年过年都是给父母送酒,但是父亲身体不好,还是送茶比较安心。而正在为万丽丹推荐茶叶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年前来购买茶叶和茶具的人日渐增多,大部分都是为了给亲友送“年礼”。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我市的大润发、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发现往年在超市内并不多见的茶叶今年也开始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苦荞茶、绿茶、普洱茶等茶叶正成为顾客的新宠。记者了解到,茶只是“健康年货”中的一种。事实上,有树上蔬菜之称的香椿、无化肥农残的黑小米等各种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也吸引了大批置办年货的市民。

  除了“健康年货”,春节年货市场上还有一个“宠儿”就是“文化年货”、记者在市区多家大型超市看到,书籍、音像展柜前一直客流不断。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在咨询工作人员,想给正在上初一的孩子买什么书好。

  “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打工赚钱,回家过年就打算给儿子买套书,让他好好学习。”陈挺是一名石匠,老家在赣州全南。“上次打电话,小孩子说想要一套《西游记》,孩子爱看书我们做大人的当然要支持了。”尽管一套书花了一百多元,但是陈挺眉头都没皱一下。

  书店的工作人员小李告诉记者,2月份以来的音像制品和图书销售额已经超过了去年12月整月的销量。“过年给孩子买书,既送了新年礼物,还能鼓励孩子假期多学习,一举两得。”她说。

  除了为孩子或自己买书充电外,市民购买春联和中国结的热情也开始升温。在华润万家超市的过道上,各式中国结、窗花、春联已经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该超市一位销售员告诉记者,短短几天内,她们已经卖出了近百副春联和数十个中国结。

  “现在购物方便,人们改变了以往囤积年货的习惯,近一两年都是快过年了才准备。”正在购买春联的市民吴志鹏认为,现今市民的消费更趋理性,买的年货也更加“健康”和“实用”。

    传统“腊味年货”晒得少了买得多了  

  香肠、腊肉、腊鸡……这些都是南昌人过年必不可少的腊味。记者近期走访发现,虽然现在还有不少市民喜欢自己动手晒制腊味,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却懒得晒制,不过,这群人对腊味的热情却一丝未减,这从各种腊味成品销量的大幅增长上就可见一斑。

  记者近日走访市区几家农贸市场,不少禽类及肉类经营户均表示“年底晒肉季”使得鸡鸭及猪肉的销量较平日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东湖区墩子塘农贸市场一位禽类经营户表示,今年的活鸡价格与去年相比虽然有所增长,但是涨幅不大。“现在一些家庭尤其是80后小年轻组成的小家庭,几乎都没有晒制腊味年货的习惯了。”该经营户表示,各种腊味专卖店的遍地开花也对他们的腊味原材料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虽然喜欢吃腊味,但是自己不会晒,也没时间去晒制。”市民李云在去年十月结婚,羊年是小夫妻一起过的第一个新年。“我们家里也有自制的腊味,是从父母那拿的。”李云告诉记者,由于父母并不是特别爱吃腊味,所以她出嫁后,家里晒的腊味自然就少了。“家里不做就买啊,味道也挺好的。”李云说。

  和李云一样,邓薇也曾是腊味的“追随者”。不过,今年邓薇家里的腊味却不再有“奶奶牌”的。“过去也只有奶奶会做,老人家做好后我们是又吃又拿。”邓薇说,可惜年逾九十的奶奶已经去世了,家人也就再也吃不到那熟悉的腊味了。“不过,过年少了腊味就少了年味呢,老妈今年光板鸭就买了十几只,只为了送到姑姑和叔叔家里去。”邓薇说。

  记者在华润万家超市的腊味销售区看到,春节临近,前来购买腊味的市民越来越多。“今天一天香肠就上了好几回货了。”销售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腊香肠是目前销售最好的腊味,紧接着就是腊肉、板鸭。“腊鸡腿和熏肉的销售也开始上来了,很多市民都是直接一箱一箱地购入。”该工作人员笑道。的确,现在来购买腊味的多数是年轻人。“除了本土腊味受欢迎,广式腊味和四川风味的腊味也格外受欢迎。”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已经紧急调入了不少特色腊味以供市民选择。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