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03.01.2017  18:31

      中国江西网南昌讯 (记者余红举)南昌在建设九龙湖片区时运用了“海绵城市”技术,这一技术将在南昌33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成区推广,让城市自然“呼吸”。1月2日,记者从南昌市了解到,该市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力争全市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市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据了解,自2016年开始,南昌市所有的新建项目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

      今后,各类新区、园区、开发区率先执行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建成区将结合棚户区(危房、老旧小区)改造整治、城市有机更新等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公共建筑与小区住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形式,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蓄存雨水的景观水体和相应设施;新建公共建筑和小区住宅,应结合绿色建筑建设,推行绿色屋顶或屋顶花园,小区非机动车道和地面停车场,应采用透水性铺装,增加雨水自然渗透空间。

      对城市绿地与广场统筹开展竖向设计,以消纳自身雨水径流,并尽可能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也可结合景观要求和群众活动需求,采取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雨水湿地、雨水塘、生态堤岸、生物浮床等低影响开发技术,有效削减地表径流峰值和流量。

      南昌还将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水体和雨水湿地等设施调蓄和净化初期雨水,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及下游水系相衔接;强化水系沟通,保护现有湿地,对城市水系进行水质净化、流速缓滞,并充分考虑河湖水体的水量和水位需求,保证城市防洪排涝,需要的过水流量和调蓄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