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南昌“冻”至-9.7℃ 汤婆子堪称“御寒神器”

08.01.2016  10:49

烤火盆曾是最常用的取暖设备

  前几天,南昌最高气温逼近20℃,让人有“穿越”至阳春的错觉。其实,以前南昌的冬天是比较寒冷的,冰点以下的日子并不少见。1991年12月29日,南昌城区最低气温甚至达到-9.7℃,是1951年以来最寒冷的一天。半个世纪以来,南昌创下过哪些低温纪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本期南昌发现为您解密。

   家里的水龙头都被冻住

  据南昌气象台台长唐传师介绍,从1951年台里有气象记录至今,南昌城区日最低气温为-9.7℃,出现在1991年12月29日;其次为-9.3℃,出现在1972年2月9日;日最低气温第三名为-7.7℃,出现在1955年1月11日。通常称日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日子为“冷日”,也叫低温日。从1951年至今,南昌城区冷日为1~10天共有23年,冷日为11~20天的有27年,冷日为21~30天的有11年,冷日为31~40天的有2年。其中,1976年冷日最多,为39天;2006年冷日最少,为0天。

  说起记忆中最寒冷的冬季,一些市民都不约而同地提到1991年。市民王大姐告诉记者,1991年的冬天非常冷,由于气温太低,她家的水龙头都被冻住了。市民谢师傅告诉记者,1991年的冬天,屋檐下的冰溜结了一尺多长,挂在房门后的毛巾都结了冰,取下来可以直接立在桌上。

   烤火盆取暖抵御严寒

  几十年前,空调和电暖器尚未普及,南昌人如何抵御严寒的侵袭?市民章师傅告诉记者,烤火盆是比较常见的御寒物品。四四方方的木头架子,上面摆一个浅浅的铁盆,里面放着点燃的木炭。“那时机关单位几乎每个办公室都有烤火盆,冬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点燃木炭。”章师傅说。

  大多数市民家里都有烤火盆,但普通人家平时不太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木炭价格较高。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人们才舍得用,一家人围坐在炭火前守岁,正如一句俗语所说:“三十晚上的火,正月十五的灯。”后来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用木炭取暖的老百姓越来越多。

  煤球炉以前也是市民常用的取暖物品,而且由于煤球价格较低,这种取暖方式更为普遍。有些人家还在煤球炉上接一根管子通到窗外,以散发烟味,防止中毒。煤球炉就像一个“土空调”,能够迅速提高室内温度,让寒冬不再难挨。

   汤婆子堪称“御寒神器

  为了解决冬夜里被窝冰冰凉的问题,南昌人曾经使用过一种叫“汤婆子”的物品。汤婆子是一种铜质或瓷质的圆壶,里面注满热水,外壳用棉布包住。晚上睡觉的时候,将汤婆子放在脚边,一个晚上被窝都是热烘烘的。第二天,汤婆子里的水还可以倒出来刷牙洗脸。在电热毯尚未普及的年代,汤婆子堪称南昌人的“御寒神器”。

  与汤婆子功用相似的物品是热水袋,晚上放在被窝里暖脚,白天抱在手上取暖,都非常方便。还有一种土制取暖神器,名为“火笼子”。其主体是一个小巧的圆形泥钵,里面燃烧木炭或柴,外面用竹篾做一个竹篮兜住泥钵,这样就可以提着它到处行走。市民张奶奶告诉记者,以前的老人喜欢用火笼子取暖,“走到哪儿,带到哪儿,把它放在两膝之间,热气从下面源源不断升腾上来”。

  寒冬腊月洗澡堪称苦事一桩,以前一些南昌人会使用浴罩。浴罩其实就是一块很大的塑料布,将它吊在卫生间的天花板上, 在里面放一个大澡盆。将热水倒入澡盆,封闭浴罩,几分钟后,浴罩就像打足了气一样,膨胀成一个充满热蒸气的圆柱形物体。里面的温度非常适宜,就像一个简易淋浴房,有了它,冬天洗澡也不冷。

   棉衣棉裤曾是“主打”冬装

  旧时,南昌人过冬一般穿棉衣。在冬季来临之前,家庭主妇们会去采购棉布、棉花,有人自己亲手缝制,有人则送到裁缝店里定制。新做的棉袄分量实沉,穿在身上非常暖和,就是有些臃肿,行动不太方便。除了棉衣,还有棉帽、棉裤、棉鞋、棉手套,可谓“一身上下都是棉”。

  冬天的鞋子非常重要,尤其是下雪后,需要有一双既保暖又防滑的鞋子。旧时,很少人家穿得起皮靴,冬天一般都是穿解放鞋或棉鞋,如果下雪后要外出,就在鞋子上绑一根草绳,这样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上世纪80年代,保暖鞋开始流行起来,棉质鞋面,配上简易贴口和牛筋底,既保暖又美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羽绒服走进人们的视线,这种衣服正反两面都可以穿,保暖效果比棉袄更胜一筹,穿在身上非常轻盈,受到百姓热捧。“那时一件羽绒服要一两百元钱,相当于普通市民一个月的工资,尽管如此,购买者还是络绎不绝。”市民吕先生告诉记者。(首席记者 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