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全国百强进位赶超的启示

14.01.2014  12:30
  原题:城乡一体的幸福民生——南昌县全国百强进位赶超的启示

  场景描述:

  2013年11月17日,记者在南昌县银三角横岗片区农村新社区看到,十几幢高楼正在加紧建设之中,上百名村民来到刚刚完成顶层混凝土浇筑的19号楼前,为楼房封顶庆贺,有的还燃放鞭炮,场面喜庆。横岗村村民胡来保激动地告诉记者:“听说每个农村新社区都配有幼儿园、卫生所、便民服务站、群众活动场所、农家书屋。以后我们真的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了。”

  发展举措:

  去年12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名单出炉,南昌县由上届排名第75位跃升至第67位。这是自2008年以来,南昌县连续6年跻身全国百强,连续5年实现进位赶超。

  进位赶超的动力,来自城乡一体的幸福民生。

  作为全国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试验区,南昌县坚持强县与富民并举,先行先试,不断实行政策性试水。近两年来,该县累计投入51亿元积极推进195件民生实事。他们按城镇职工标准先期投入12亿元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投资4000余万元推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消农业灌溉水费,所有乡镇通公交,完成政务网络“乡乡通”、“村村通”工程,在全省实现了“五个率先”。

  “改善民生福祉不仅要靠自己,同时也要借外力。”县委书记郭毅介绍说:“为多渠道筹集资金,持续向民生投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2012年7月成功发行了12亿元城投债,资金全部用于棚户区改造建设,改善中低收入人群居住条件。”

  按照“松绑不松劲、减压不减责”的原则,该县全面取消乡镇承担的经济发展指标,并根据各乡镇发展基础和条件,坚持对乡镇实行错位化发展、差异化考核,建立“4+X”指标考核模式,即加强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和谐稳定、群众满意度等4项基础考核,引导乡镇在公共服务、群众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上寻求创新和突破。

  建设农村新社区,是南昌县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主动承担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模式发明”。该县出台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农村新社区试点方案》,明确在县城及城郊控规区的莲塘、东新、小蓝、富山、银山角、向塘等6个乡镇启动农村新社区建设试点,按照“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安置”的原则,先行投资24亿元建设16个先导区,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可安置8463户农民。

  农村新社区建设不仅一改过去那种只重面貌不重质量的建设要求,而且能够带来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真正让农民享受到发展成果。

  据该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县16个先导区已经全面开工建设,部分已封顶,预计今年6月可全部交付使用,每个社区的建设都达到甚至超过了县城中等楼盘建设标准。另外,该县还先行先试探索农村新社区产权模式,拓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农民可根据个人意愿申请办理商品房产权证,这就意味着农民的房子可以上市交易了。这一做法将使农村资产向资本转化,使农民转变为市民,从而实现农村新社区建设与城镇的全面融合。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要求,该县2013年4月还出台了《南昌县整治空心村、建设新社区试点工作方案》,每个非控规区乡镇至少启动一个“空心村”整治、农村新社区试点。每个农村新社区人口规模原则上不少于500人,建设面积不低于30亩,争取到2015年,全县非控规区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设施完善、整洁优美、特色鲜明的农村新社区30个。记者在黄马乡看到,空心村郭埠村已被拆除进行复耕,一个农村新社区正在规划之中。目前,全县首批启动的8个试点村庄,旧村庄拆除已完成80%,并进入了土地增减挂复垦方案评审,预计需投入资金1.5亿元,用于非控规区农村新社区建设。(曾艳芳本报记者刘小荣)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