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双拆”工作顺民意惠民生赢民心

02.01.2015  11:09

路宽了绿多了城市更美了

  违法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拦路虎”,破坏的是人们内心的公平与正义,与社会和谐背道而驰。拆除它们,顺民意、惠民生、赢民心。

  2014年,南昌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在第一轮拆除市直单位违建临建公房20余万平方米的基础上,“亮剑”省直单位公房,启动第二轮“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截至昨日,我市共拆除违建临建221处,面积达125655.58平方米,其中建绿透绿84处,面积50974.94平方米;还路于民66处,面积19336.36平方米。据民意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9成多市民支持“双拆”工作。

   城区更整洁更透亮

  如今的南昌,马路宽了,绿地多了,街巷变美了,整个城区更加整洁透亮。城市容颜的改变,源自“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的展开。

  “挖掘机推倒一栋房子容易,说服承租户搬离的过程不易。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推动南昌第二轮‘双拆’工作前行的强劲动力。”市“双拆”办主任黄跃生说。

  第二轮“双拆”之初,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省直单位全力支持南昌市做好“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的通知》;省委办公厅领导批件督办处对省直部门“双拆”工作进行直接督查,每周一期督查专报;省人大、省政协分别对南昌“双拆”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高位推动,逐步排除了少数省直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抵触情绪、观望心态等不利因素,省直单位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双拆”。同时,南昌市各级政府部门坚决执行“双拆”工作,主动适应工作对象的变化,主动调整思路和策略,全力以赴用真情实意争取理解支持,尽一切可能帮助省直单位解决好“双拆”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

  “轰隆隆……”2014年,省直单位周边响起此起彼伏的挖掘机轰鸣声,“双拆”工作铲除了阻碍城市建设发展的违章顽症,回应了市民对城市宜居宜商的期盼。

   大街小巷满眼葱绿

  拆得彻底,建得漂亮!“双拆”之后的每一处点位是“还路”还是“还绿”,都在充分论证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

  二七北路“双拆”点位是成线连片的还路还绿样板工程。二七北路是连通南昌火车站的一条主干道,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在南昌市此次“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专项工作中,200余间违章搭建的汽修店铺被拆除,脏乱差的“汽修一条街”现已变为市民文化休闲广场。以前二七北路东侧的一排汽修店铺早已变成一片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化带。

  省直单位“第一拆”后 “第一绿”已在青云谱区南莲路503号建成。该工程总投资70万元,建绿面积330平方米,还路面积1500平方米,从点位拆除到还路还绿工程完成只用了短短39天时间。2014年12月31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还绿还路点位上空间通透,绿意盎然。走在广场北路上,看到的是2米余宽的大理石人行道和洁白整洁的墙面,昔日拥堵脏乱的“女人街”变成了一条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路。 还有八一大道、北京西路等路段的公房违建临建已被满眼的葱绿、整洁宽阔的马路所取代。

   市民纷纷点赞

  “震撼!”这是离开南昌两年的刘女士看到 “双拆”后市容变化时的最大感受。

  家住八一大道的陈先生说,以前总感觉马路两边被建筑物塞得透不过气来。现在通过“双拆”行动,马路变宽了、路边变绿了,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家住广场北路的李女士感慨道:“我见证了这里从店铺林立到绿树环绕,就像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我举双手赞成‘双拆’工作。

  据了解,我市在启动“双拆”工作伊始,就通过媒体公布了《“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十问十答》,公开承诺“不得说情、无一例外、说情必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大大地提高了“双拆”工作的社会知晓度。与此同时,我市还采取走进媒体接听市民热线、开通有奖举报电话等形式,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双拆”的积极性。“双拆”赢得的是广大百姓的信任,拉近了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据民调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南昌市民对“双拆”的赞成率高达96.7%。

  市民为南昌“双拆”的每一次点赞,都成为满满的正能量,在城市人与人之间传递。“对违法建筑的‘强拆’叫公平。法律的尊严,包括政府的执行力、包括公平这些东西,是用钱买不来的。”市民钱先生如是说。(记者 万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