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铁各种“组合拳”破解人才短缺
以“人才公寓”政策筑巢引凤
2015年南昌地铁1号线全面建成通车, 2014年7月1日地铁首辆列车将到达瑶湖站。地铁通车后,是否有足够的人才队伍支撑其安全、有效地运营?列车出故障后维修保养怎么办?带着一系列问题,近日,记者来到南昌轨道交通集团,看他们是如何破解南昌地铁人才奇缺的尴尬。
实施“人才公寓”,留住特殊人才
“地铁人才的专业性比较强,如果不提前规划人才的培养,届时恐怕要付出很大代价。”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总经理助理马长锋不断感叹“形势严峻”。为确保地铁在2015年安全、有效地开通,以及开通后有足够的人才队伍支撑运营,必须储备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
作为从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公司引进来的优秀人才,胡蒙达在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做顾问时成功地解决了八一广场交通单循环、八一广场人行桥的设计等许多难题。为了让胡蒙达安心地留在南昌为轨道交通服务,集团主动与其沟通。
“南昌地铁的建设为我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在这里工作能够充分实现我的个人价值。” 胡蒙达虽有心留在南昌,但要让他一下子舍弃上海的优越生活和家人却并不容易,集团除提供一套住房外,还帮忙解决了他爱人的工作等多方面问题,解其后顾之忧。
马长锋说,为了充分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集团还实施“人才公寓”政策,发放过渡安家费,解决引进人才在南昌的住房问题。
组建轨道设计院,让人才留下来
地铁建设专业性强,涉及17类学科,40多个专业,企业自己培养成本较大,对外招聘又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为缩短培养周期,集团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学生迈向企业的零距离。
集团在华东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采取校企培养方式储备专业技术员工1200多名。为保证地铁运营不出一点事故,提高一线员工业务能力,尽快熟悉岗位工作的流程和管理方式,集团还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派员工跟岗学习。
2012年,项目管理分公司机电部部长贾连志被派往广州地铁公司进行实地跟岗培训。“通过跟岗培训全面了解了地铁机电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个人能力,可以在南昌地铁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贾连志说。
马长锋告诉记者,为了让专业技术人才能够留在南昌,给南昌地铁保驾护航,他们还与广州地铁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派人共同组建了南昌轨道设计院,此外,还与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公司建立了地铁专家库。
20亿元建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基地
根据工程进展与规划,南昌地铁1号线首辆列车将于明年7月1日到达南昌地铁瑶湖站,地铁各条线路将全部采用钢轮钢轨制式B型车,根据客运规模采用6辆编组列车,设计线路通过能力为30对/小时。
车辆马上就要运行了,今后的维修保养怎么办?面对记者提问,马长锋介绍道,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我市投资20亿元建立了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基地,这个基地将为轨道交通提供装备、车辆运行、信号系统、日常维护管理等技术输出与咨询。
“我们已经在积极对接学习他们的经验技术,培养自身的机车维修人才。”马长锋说,该企业的进入正好可以弥补南昌地铁建设的人才短板。
打破“铁饭碗”,员工竞聘上岗
马长锋告诉记者,为让年轻人有更多的舞台,缩短他们的上升周期,集团先后四次开展全员竞聘上岗,“副主管到主管全体起立,拿出位置,重新洗牌,重新竞聘。”
2011年9月集团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拿出一些岗位从一线员工中进行公开选拔。得知有这个机会后,作为一名一线员工的张百龙立即报名参加了。通过三轮竞争,最终张百龙被提拔到团委书记的工作岗位上。
“通过三轮竞争,许多人从一般管理岗位直接竞聘到了中层岗位上来,三轮过后还没有竞聘到合适岗位的,则被淘汰。”马长锋说,竞争就是要防止员工进入国企后的精神懈怠现象,同时坚决打破情面撤换不称职干部,营造“让人干事、激励干事、舒心干事、干净干事”的好氛围。
(见习记者 涂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