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区临时占道 停车管理亟待规范

21.01.2014  10:43

因市民对道路权属、收费依据、泊位设置合理性以及收费统计、流向公开等方面存在质疑,临时占道泊车、临时占道收费近年来在“名正言顺”面前始终饱受非议,这也成了正参加江西“两会”的省人大代表刘锡秋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月中旬,记者受邀与刘锡秋一起深入南昌进行实地调研,在了解到拒缴占道费现象严重及凸显的种种管理难题后,刘锡秋当即表示,当务之急就是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在结合此次调研成果的基础上,1月20日晚,刘锡秋将一份《关于建议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城市临时占道停车管理的意见》递交江西“两会”,期待尽快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南昌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时机成熟时制定出台《江西省停车场管理办法》,为全省城区临时占道停车管理提供地方性法规依据。

去年损失近700万凸显管理难

1月15日14时,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雅苑路,收费员赵明艳(化名)身着标有公用物业停管字样的蓝色衣帽,站在寒风习习的人行道边上,巡视着路边来往车辆,不时奔跑其间。她和另外一名同事轮流负责这条路上的两段共32个临时泊车位。

就在几分钟前,一辆上午10时预交了5元停车费的车辆,在停放了5个小时后,趁赵明艳向另一辆车开具票据时驶离,未缴纳7元续时费。

按一旁的机动车临时占道停车收费公示牌显示:二类地区收费标准为小型车第1小时4元、中型车第1小时6元(每增加半小时加收一元,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以7:30~20:30为界,分白天和夜间两个收费时段,后者分别为4元/次、6元/次。而预交费5元,续时2元/小时,是南昌市主城区较为通行的做法。

因为该路段主要停靠的是前往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车辆,赵明艳的实际工作时间为早8点到下午5点。未付离开、车主拒缴,这样的状况,她自从2013年5月份上岗以来,每天至少遭遇两次,多则十几次。

同样的经历,每天都发生在南昌市临时占道停车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停管中心)382名收费员身上,并全部统计到了该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实现了对所管辖停车点的全方位实时监控的停车管理监控中心系统中。据停管中心提供的一组参考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停车拒缴费632584元,未付费离开欠费2923894元,未足额支付费用3377534元,合计6934012元。

省人大代表、江西刘锡秋律师事务所主任、江西省长江律师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刘锡秋特意在几次停车体验时与收费员交流,他分析称,这实际上凸显的是临时占道停车仍面临较大管理难题,从另外角度看,是广大市民对收费员背后停管工作的疑问与未知,更是对临时占道停车权属、收费依据、泊位设置合理性以及收费统计、流向公开的质疑。

为此,刘锡秋决定,前往停管中心、其他相关部门及南昌市路面进行调研,新法制报记者受邀一同前往。

市场化运作一年有喜有忧

停管中心副主任陈思向刘锡秋及记者出示了2012年11月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城区临时占道停车管理及城区公厕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意见》,对城区临时占道停车泊位实行“一家牵头审批,一家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由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对城区机动车临时占道停车泊位进行审批,报批单位需根据《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填写申请表,递交泊位设计、周边道路草图以及停车泊位照片。南昌市政公用集团接管全市城区临时占道停车泊位,由其全资子公司南昌公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组建临时占道停车管理中心,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对所接管的临时占道停车泊位按照“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模式进行运营管理。

停管中心设置了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高新开发区)、红谷滩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湾里区6个管理站。目前管理临时占道停车点436个,停车泊位8870个。其中正在收费的停车点为186个,泊位数为6113个,收费员共382人,收费员招聘优先录用“4050”人员。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