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南龙灯:走向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4.02.2014  10:42

城南村村民制作龙灯

龙尾骨架穿“彩衣

手工缝制龙灯

城南村村民制作龙灯

城南村村民制作龙灯

工人检查已经完工的龙灯

  人民网南昌2月13日电 元宵节临近,江西各地有关元宵的民俗风情大剧又将上演。而这几天,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村的村民们也异常忙碌:村民们都在赶制龙灯。城南龙灯在2008年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产品不仅遍布国内市场,在海外市场也非常畅销。

  据了解,作为民间喜庆文化的代表,城南村舞龙灯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城南最早舞的是板凳龙,龙身由数百条板凳相连,每条板凳上都扎着两盏可点蜡烛的花灯,花灯上贴有人物、鸟兽、花草、虫鱼等剪纸图案,整个桥灯可分可合,连接形成几百米的长龙,气势磅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家族为背景的板凳龙逐渐由更为灵活轻巧的彩色布龙取代,舞龙也褪去了家族的色彩而成为人人都能参与的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南龙灯这件民间艺术品开始成为市场商品,不仅在全国畅销,在海外市场也有一定的份额,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订单汇集到城南,目前,城南龙灯的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时雨)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