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里刮起“话剧风暴”

18.12.2014  16:47

  赖声川有句话流传甚广:“真正有文艺气息的城市,每天都能有话剧。”话剧原本是西方的舶来品,如今南昌市民对这一舞台艺术已不陌生。

  自2012年起,南昌人的生活里开始有了话剧。每个月在省话剧团剧场内,都会有一部新剧诞生。两年多来,在省话剧团剧场内,演出了近400场话剧,在江西艺术中心,来自全国的经典话剧也接连上演……热闹的话剧,让今年南昌的冬天温暖如夏。

   现状:小剧场话剧在南昌掀起旋风

  作为当今都市文化消费的潮流趋势,近年来,小剧场话剧以一种舞台文化的新姿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兴未艾,深受追捧。说起本土原创小剧场话剧,很多人都会想起今年上演过的《阵亡士兵拒葬记》、《八美图》、《妈妈喊你回家打鬼子》。而这些话剧,都是省话剧团自2012年开始试水市场推出的小剧场话剧。

  作为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文艺院团,省话剧团主动改革,大胆创新,积极进行小剧场话剧的探索。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12年,该团迅速修缮了拥有610个座位的经典剧场,又将原来的绘景间改造成全省唯一的“黑匣子”小剧场,建立起自己的演出平台,恢复了话剧的演出场地。两年多的时间里,省话剧团排了十几个剧目,既讲满足娱乐需求,也讲文化担当,既有《妈妈喊你回家打鬼子》等喜剧满足观众,也有《榆树下的欲望》等严肃剧引领观众。除了小剧场话剧活力四射,近年来,国家话剧院的《夜店》、《红玫瑰与白玫瑰》、《四世同堂》等精品力作也亮相江西艺术中心,让观众目不暇接。

   精品:原创作品彰显“南昌温度

  作为南昌小剧场话剧“点火人”之一,话剧编剧、演员熊伟在南昌剧迷中拥有众多拥趸,他的《来自猩猩的你》、《明朝武林》,《老爷,师爷、捕爷》和《窗床闯创》等都市题材话剧都在南昌热演过,熊伟认为,不同的话剧对应着不同的观众,既然身在南昌,那就应该接地气,有“南昌温度”。因此,在创作话剧时,熊伟会主动围绕时下南昌人的情感、生活、工作,加入一些南昌元素,如南昌方言、南昌风俗民情等,让观众们倍感亲切。

  伴随着话剧市场的持续发力,热情高涨的观众需求催生了一大批精品话剧。省话剧团团长林翰表示: “我们在不断地摸索。我们采取了喜剧和经典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路走来,我们一定程度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荣誉。去年,红色题材的大型原创话剧《生如夏花》又荣获 “文华剧目奖”。在日前揭晓的第九届中国话剧金狮奖评选中,《生如夏花》获得新剧目奖,该剧男主角宋运城捧得表演奖,这也是江西首次获得新剧目奖,实现了零突破!这些对于我们都是莫大的鼓励。”

  为了不断地为观众带来新鲜感,逐步提高观众的话剧审美品位,下一步,省话剧团还打算进行先锋剧、时尚剧、实验剧的探索。从形式上挖掘更加符合年轻人审美趣味的舞台表现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明年1月,由吴祖光先生创作的经典戏剧《风雪夜归人》将在省话剧团上演。熊伟说:“这两年来南昌的话剧市场越来越好,期待话剧特别是小剧场话剧将成为南昌演艺市场上的一个常态品种。

   发展:校园话剧搅热文化市场

  话剧看多了,关注话剧、参与话剧、评论话剧的“多重需求”,便开始在年轻人中兴起,校园话剧社、民间话剧社也由此在我市悄然盛行,高校话剧比赛、话剧季演出等活动层出不穷,这些活跃着的话剧力量,成了话剧演出固定的观众群,也为原创话剧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如今,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话剧社团。12月7日,南昌大学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之首届话剧大赛决赛火热举行,通过话剧这一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展现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及创新思维。随后,12月14日,南昌大学2011级(首届)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毕业大戏在前湖校区音乐厅上演。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罗密欧与祝英台》、结构奇特、悲喜与时空交错的《暗恋桃花源》等话剧吸引了师生的目光,场场爆满的“上座率”、真诚又响亮的掌声充分展现了话剧在高校吹皱的一池春水。音乐厅保安张建告诉记者:“我在音乐厅工作8年来,第一次看见这么火爆的场面。

  “近年来,话剧演出市场渐入佳境,话剧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在这个层面上再推进一步,时机已经成熟。”熊伟说,“原创话剧是推动本土话剧市场走向良性发展的要素。“在熊伟看来,光靠热爱话剧的人还不足以支撑市场,“话剧文化是体现一座城市文化品位的晴雨表,是一座城市与时俱进的文化推力。南昌的话剧市场需要跨界引导,即把话剧从一个高冷的艺术活动变成一个贴近百姓的时尚活动,变成一种情怀。”(记者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