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风天气越来越少 导致雾霾日数增多

22.11.2013  18:03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南昌大风越来越少 2012年大风日为0天

  气象专家称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物增多造成 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稀释

   大风是驱散雾霾的有力“武器”,但南昌大风天变得越来越少了。11月20日,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南昌发生大风的日数较多,但从90年代开始变少。气象专家称,建筑物增多,风速减小,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展稀释,导致雾霾日数增多。

  【解码】

  上世纪90年代时风越来越小

  记者了解到,我省气象部门作过一个《城市化进程对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估研究》课题,提到“南昌1953-2012年大风分析”。

  据了解,位于青云谱区的观象台始建于1950年6月,一直是南昌天气的基准点和“风向标”。南昌市观象台监测资料显示,1953年至2012年,南昌共出现大风日(风速超过17米/秒,8级以上风)701天,年均日数为11.7天,其中出现大风日数最多的年份为1962年,达38天;1972年日数为11天;1982年为14天;1992年显著减少,只有5天;2002年减少为2天;2012年为0天。从年际演变来看,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发生大风的日数较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观测站附近建筑群增加,南昌大风日数变少。

  专家说,虽然资料显示大风日数减少,但从城市自动气象观测站监视发现,城区高楼之间风力加大。这是因为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建筑间的狭管效应明显,导致城市局地大风增加,如南昌八一大道财富广场与万达广场之间区域。

  【分析】

  城市化进程使风变的“温柔

  是什么原因让南昌的风变得“温柔”了呢?气象专家分析,随着近年来南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楼大厦增多,是一大因素。“随着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下垫面建筑物增多,使得城市粗糙度增大,增加了地面摩擦力,导致城区近地层风速减小。

  另外,风是各气团之间存在温差,致出现气压梯度而造成气体流动,风力风速与气温也有密切关联。专家说,在全球变暖趋势下,我国乃至整个亚洲大气环流形势发生变化,南昌也卷入了其中。由于海陆升温速度不同,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温差不断缩小,两者之间的气压差也一降再降,空气流动动力不足,导致南昌夏季风力过小。而由于气候变暖,高、低纬之间的温差减小,高纬和低纬的环流减弱,也会造成南昌冬春季节风力相比往年减弱。

  【关注】

  风速减小导致雾霾日数增多

  根据《城市化进程对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估研究》的研究成果,大风日数减少对大气环境产生了影响。不久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也提到,风速减小已成为导致雾霾天气出现频繁的原因之一。风力条件可反映大气稳定度的变化,风通过搬运作用将局地污染物输送到其他区域或高度,与空气混合,将污染物稀释,改善空气质量。

  气象专家称,风、雨、逆温层等都会影响污染物扩散,首当其冲的是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楼林立造成空气流向紊乱,稳定类大气条件增多,高楼大厦的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城市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展稀释,却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导致雾霾现身的频次增加,日数增多。

  【因果】

  风一变小 灰霾就开始活跃

  秋冬季节是大雾和灰霾天气多发期,监测资料对风与雾霾的密切关系给出了鲜明佐证。

  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灰霾在南昌算是“稀罕事”,灰霾天数以1988年(43天)为最多;上世纪90年代,南昌大风日数开始变少,灰霾天增多;进入21世纪,灰霾更活跃——2004年128天、2005年133天、2006年152天……

  专家分析,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南昌城市化发展缓慢,环境的人为因素影响较轻,故灰霾日数少,上升也缓慢。上世纪90年代,灰霾日数明显增加,因为此时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区面积和人口不断增加,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使空气中的悬浮物逐年增加,从而使灰霾日数总体显著上升。另外,专家也提到,“城市化进程使密集的混凝土建筑群、工业区、街区道路、高架桥取代了原先的自然地表及植被,使城区风力明显减小,利于灰霾天气形成。

  文/记者金路遥 实习生金官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