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将打造全国LED光谷到2020年 产业收入达500亿元

07.02.2016  12:31

  步入地铁车站,一排排明亮的白炽灯光让人感觉大气、舒适;傍晚时分,漫步赣江两岸,上演的灯光秀大放异彩,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闪耀的灯光就是运用了节能环保的硅衬底LED技术。1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一举拿下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推动着“南昌光谷”迈向市场的制高点。

   南昌造出LED技术第三颗“  

  “中国公司?不会吧!”当晶能光电宣布硅衬底LED技术研发成功时,国际半导体照明业界为之哗然。这样的质疑并非毫无来由,此前全球半导体照明的蓝光LED芯片制备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蓝宝石作衬底,一种是以碳化硅作衬底。在硅衬底上制备LED芯片一直是业内梦寐以求的技术路线。

  “我们开始做的时候,美国IBM公司30年前就做了,他们有的是人力物力财力去做这件事,但没有做成,放弃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这个技术捡过来,继续做。”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南昌大学教授江风益说,由于硅和GaN巨大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导致的外延膜龟裂、晶体质量差,以及衬底不透明导致的出光效率低等问题长期未能解决,业界普遍认为,在硅上制备高光效GaN基LED是不可能的事。已跟踪日本蓝宝石衬底技术7年并成功实施了国内首批蓝宝石衬底LED技术产业化的江风益,毅然将研发路线转到了硅衬底技术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千次的探索,江风益科研团队终于迎来成功的“曙光”:2004年率先在国际上攻克硅衬底氮化镓基LED材料与器件技术,2005年实验室出样品,2007年中试成功,2009年量产……技术打破了美日垄断,世界升起南昌“”,形成全球LED技术三足鼎立局面。

     南昌光谷核心区建设四大中心  

  为打造“南昌光谷”,推动LED产业迅速做大做强。我省出台的《关于打造南昌光谷、建设江西LED产业基地实施方案》提出,江西将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聚焦关键技术、重点地区和重点应用,把南昌打造成全国的LED光谷,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LED全产业链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形成和强化产业规模优势、产业体系优势、产业技术优势。其中,南昌光谷核心区将重点建设LED技术研发中心、检验检测和认证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交易应用中心。

  技术研发中心,利用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固态光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中心两大国家级研发平台和在昌高校的技术力量,建立江西LED工业研究院,加大硅基LED技术攻关,弥补产业链薄弱环节,打造全省LED技术研发中心。

  检验检测和认证中心,推动省内企业牵头制订国家硅基芯片及其他应用产品标准,构建江西省LED企业产品标准体系,力争进入国家LED产业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LED产品的检测、企业认证能力,带动全省LED产业发展。

  人才培养中心,发挥南昌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方面的集聚优势,建立江西LED人才培养中心,培养一批支撑全省LED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交易应用中心,发挥南昌的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培育LED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南昌光谷交易应用中心,形成江西乃至全国重要的LED产品集散中心。

   打造南昌高新区、  

   临空经济区LED产业集群  

  以打造南昌光谷为目标,我市还将形成以高新区、临空经济区LED产业集群为主导,青山湖区、进贤县LED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高新区重点发展硅基LED芯片和外延片生产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以及原材料、支架、光学器件等配套产品。南昌临空经济区重点推动企业集聚发展,打造龙头带动作用明显、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集聚区。青山湖区、进贤县重点发展中下游产品,打造器件封装基地和应用产品生产基地。

  此外,我省已描绘出LED产业发展“路线图”,到2020年,我省LED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总量超过1000亿元,力争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5%。其中,南昌要达到500亿元,占全省LED产业规模的50%;全省硅基LED技术全产业链达到500亿元。(记者 涂明明)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