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尚 南昌市不少居民热衷“下乡买米吃”

08.12.2014  12:13

  本报南昌讯 (江西日报记者蔡颖辉)“今年来买米的人太多,我自己家吃的米都不够了。”12月4日上午,南昌市扬子洲镇的郭大爷看着家中空空的米仓直解释。近年来,不少城市居民委托乡下的朋友买上一两百斤新收的稻谷,只打去谷糠后,不深加工就直接拉走。许多人认为这样买来的大米安全健康营养丰富,导致兴起了一股“下乡买米热”。

  郭大爷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所以只种了两亩水稻做自家的口粮,一亩地产量大概在600公斤左右。“以往是够吃的,这几年老有人来买谷子,搞得我家的米都不够吃了。”郭大爷说,儿子的同事和朋友这两年经常找到家里,要买刚收的晚稻,然后托郭大爷送去加工,只要打掉谷壳就行,不需要像超市的米那样进行深加工。“就像我们乡下人自己吃的米一样。”

  “我家也是这样,现在都是只种点口粮,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家里买粮。”南新乡的李大爷也为卖粮的事犯愁。“都是亲朋好友介绍来的,不卖不好,现在我还要去乡下亲戚家收点谷子来,不然我家口粮都不够。”

  “我今年买了150公斤大米,也是托朋友介绍到乡下买的。”在南昌市工作的谭先生说,他是去年跟着朋友买了一次这样粗加工的大米,没想到米虽然不好看,颜色也不鲜亮,但做出来的饭很好吃。所以今年就多买了些。

  昌大一附医院中级营养师胡桂华告诉记者:“大米加工越精细,流失的营养成分就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粗加工的大米还是值得一吃的。”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