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今年“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

24.03.2014  14:27

    ——解读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升级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扶持培育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进700个左右省市新农村村点整治建设、取消对乡镇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等四项任务的考核……

    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今年“一号”文件——《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升级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从着力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着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着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着力健全乡村综合治理机制等六方面,推进我市“三农”工作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农村改革红利,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着力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按照中央、省的部署,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充分依靠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自主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委托发包方、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对流出土地的农户和流入土地的规模经营主体,各级财政将给予适当补贴。全力推进南昌县、安义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在全市逐步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

    ★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完善农村用地制度。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对于允许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等工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遵循积极探索、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申报国家试点,在取得相应授权后,审慎稳妥推进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分配政策,在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前提下,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健全征地争议调处裁决机制,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监督权。

    ★扶持培育县区做大做强国有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扶持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支持银行有序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支持保险机构建立适应农业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基层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县域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支持龙头企业融资的担保作用,为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创造条件。加快组织赣鄱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扶持培育县区做大做强国有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以农业转型升级为依托,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力争2014年粮食总产稳定在42亿斤

    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坚持将粮食稳产增产作为第一任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耕地保护红线。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完成建设高标准农田25.51万亩任务,力争2014年粮食总产稳定在42亿斤。全面推进“菜篮子”产品主要供给区建设,大力实施粮食生产引进推广建设良田“三良配套”,探索推广油菜—季稻—再生稻“新三熟制”栽培模式。推进生态、健康、绿色和品牌畜牧业发展,力争全市肉类总产达38.3万吨,禽蛋总产达17.3万吨;大面积开发建设新菜地,力争全市蔬菜总产达208万吨,力争全市水产品总产达38.5万吨。

    ★抓好溪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建设

    聚焦大项目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完成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并按照规模化开发、标准化提升、产业化发展、低碳化改良、工业化装备、市场化经营的理念,扎实推进百个重点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和七大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力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销售收入突破1200亿元,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3家。创建标准化无公害种养业基地,集中力量抓好溪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和赣鄱博览园等两大园区建设。

    ★组建合作社联社打造新型“联合平台

    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之间开展联合合作,组建合作联社,打造新型“联合平台”。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力争2014年全市新增规范性农民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100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和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农业创业,培养造就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

    以镇村联动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决杜绝随意变更镇村规划现象

    加强镇村规划管理。坚持全域规划理念,按照镇村同步、彰显特色、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镇村规划。坚持宜合则合、宜搬则搬、宜建则建,统筹考虑镇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和产业、交通、卫生等要素,做到资源共享,科学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增强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稳定性,坚决杜绝随意变更规划的现象。加强农村村民建房规划管理,坚决查处农村违法违规建房行为。

    ★先行先试开展村庄拆并、农房置换等工作

    大力推进镇村联动建设。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保留村、撤并萎缩村、保护特色村”的要求,以镇村联动、村落连片、基础村庄“三位一体”分类推进方式,全面推进700个左右省市新农村村点整治建设。大力推进8个全省“百强中心镇”和21个特色小镇建设,并着力通过开展村庄拆并、土地流转、土地开发、农房置换等方面工作的先行先试,在21个特色小镇中开展10个城乡一体、镇村联动特色小镇打造工作。继续推进第二批主要通道沿线“五化”综合整治、10个“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和30个农村新社区建设。深入开展“一县双十”和“六好村庄、六好农户”的创建活动。强力推进昌北机场周边5公里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我市对外形象。

    ★取消对乡镇GDP、财政收入等任务的考核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按照“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区域一体、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将县区作为发展特色经济、非公经济的主阵地,采取放开、搞活、多予、少取的方式,赋予县域经济更多自主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各县区扬优成势、错位发展。取消对乡镇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等四项任务的考核,乡镇干部主要精力用于加快现代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优先扶持100个扶贫村开展自然村点整治建设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以100个扶贫村为主战场,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以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强为目的,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构筑打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加大力度实施扶贫村的新农村建设,优先扶持100个扶贫村开展自然村点整治建设。引导扶贫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雨露”计划培训,组织多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

    以三大生态创建为引领,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力争3月底前完成年度植树造林目标

    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推进“森林城乡 花园南昌”建设,力争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年度植树造林目标。围绕25条国省道沿线村庄和新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开展以村庄道路、闲置地、庭院、房前屋后、周边空地绿化和公园绿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千万树木进千村”活动。做好省第四届花博会筹办工作,加快推进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场、赣鄱博览园、溪霞绿谷等主会场重点项目建设。

    ★解决10万人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大力推进“中国水都·鄱湖明珠”建设,尽快完成《鄱湖明珠·中国水都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加快乌沙河综合整治、象湖地区水系综合整治等一批水务工程建设;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力度,汛前全面完成2013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计划,全面完成鄱阳湖二期等6个单项工程建设,再治理中小河流重点河段5处,再解决10万人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6万亩。

    ★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积极创建全国“美丽乡村”。大力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园”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的原则,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制定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大力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合力划分畜牧业可养区、限养区和禁养区,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逐步禁止在赣江等江河、湖泊、水库重要天然水域进行人工水产养殖,合理划分禁捕、禁养和限养范围;深入实施以“一斤石灰一斤粮”工程为重点的土地酸化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以强化三农服务为保障,着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持续增加“三农”投入

    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持续增加“三农”投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重点向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农技推广服务竞争机制

    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写作,促进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制定对基层科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的奖励政策,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农技推广服务竞争机制。整合全市“三农”科技人员资源,组建全市“三农”科技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市农科院研发中心、溪霞绿谷现代农业科技园和海南三亚实验基地建设。

    ★支持农民合作社在全国全省建农产品连锁店

    加快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着力建设农产品仓储物流、冷链物流、邮政物流体系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在全国、全省建立农产品连锁店、专卖店。建立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全面推进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三期工程建设。

    ★深入推进购买农业公共服务模式

    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在全市各县、乡均建立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公共服务机构。深入推进购买公共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快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社会化、市场化建设,大力培育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信息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做好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管,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落实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的、最严格的监管全覆盖,在全市所有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着力打造200个左右信息化示范乡镇和村级信息服务站。

    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着力健全乡村综合治理机制

    ★规范农村集体“三资”代理行为

    加强基层组织民主管理及廉政建设。实行乡镇、村主要负责人廉政承诺制度,健全农村基层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推进落实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的代理行为,推动集体“三资”全部纳入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建账核算,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管管理水平。抓好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大从农村优秀人才中选拔干部力度。

    来源:天圆网 胡卿 记者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