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重用年轻干部但不片面追求低龄化

03.12.2014  16:31

从2012年开始,共选派338名年轻干部到一线挂职锻炼

  2日,记者从南昌市委组织部获悉,今年该市选派了8名年轻县级领导干部挂职,其中2名42岁以下正县级领导干部到国家级开发区(新区)挂职,6名40岁以下副县级领导干部到县区挂职。同时,南昌市近年来特别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逐步把一批年轻干部推到重要岗位和关键岗位上独当一面、施展拳脚。专家认为,南昌此举冲破了“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一批年轻干部在一线独当一面

  近年来,南昌市特别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从2012年开始,市委每年选派100名左右年轻县、科级干部到全市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和信访维稳等工作一线挂职锻炼一年,目前已选派两个批次共338人。

  不仅如此,南昌市还逐步把年轻干部推到重要岗位和关键岗位上独当一面、施展拳脚。如公开选拔了16名35岁以下的副县级领导干部;交流重用了3名市直单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进入县区党政班子;选拔了一批40岁左右的正县级领导干部在县区党政主管、市委部门和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市属国有企业董事长等重要岗位任职;从2012年开始,每年选拔大约10名“80后”市、县直机关正科级干部到乡镇、街道办事处担任主要领导。

  “这些年轻干部在担当中逐渐成长,已逐渐成为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南昌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重用年轻干部但不片面追求低龄化

  据了解,南昌之所以如此重用年轻干部,就是为了确保南昌事业发展后继有人。上述负责人说,该市注重结合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将年龄结构与专业机构、经历结构统筹考虑,着力形成各级领导班子“梯次接续”的良性格局。

  同时,南昌重用年轻干部但不片面追求低龄化,更不会无条件地降格以求。另外,南昌市还建立了年轻干部信息公开机制,定期通过新闻发布会和媒体公示等形式,公开拟提任年轻干部的基本信息,切实增强年轻干部使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南昌不仅注重培养方式,更注重培养成效。如挂职干部,南昌力戒单纯“补经历”、“镀镀金”的形式主义,要求挂职干部不仅挂到位子上,更要挂到具体项目上。该负责人说,南昌市对这些挂职干部实施跟踪管理,市、县两级组织部长通过谈心谈话、督察暗访等形式了解掌握下派干部的工作情况,“不听思想汇报,只要求拿‘干货’交账。

  对此,专家认为,南昌此举冲破了“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等一等、慢慢来”等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了“早成才、快成才”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未来,南昌也将着力形成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实践锻炼的常态化机制。(记者袁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