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青山湖区传统服装产业获得“新生”

02.06.2015  20:10

三尺衣裳卖不过一个指甲盖大的商标,这是南昌市青山湖区针纺服装业曾经的写照。随着贴牌代工的路越走越窄,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企业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自主设计、自创品牌,摆脱为人做嫁衣的经营格局,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获得了“新生”。请听江西台记者彭世翔的报道:
(传统产业的新生)
青山湖区针纺服装行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走的是贴牌代工的路子,因而产业大而不强。去年,分布全区的725家企业已创造出257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全国第四。可如此大的规模并没有换来行业内应有的地位和利润。南昌华兴针织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晓东翻开企业过去的帐本,一个月下来,发完货物,开完薪水,账上的利润极其微薄:
加工式的生产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为人工,原材料等的增长,这种情况下,逼着企业做以前不能做的东西,同时自己建立品牌,来跟着市场一起走。
尽管针纺服装业已经成长为全区第一产业,但拼低价的路子无法再继续。要从贴牌代工到创立品牌,资金、技术、人才、营销,重重困难摆在企业面前。如何帮扶和引导?
青山湖区政府打出了组合拳。服务上,从2013年开始,搭建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区服装企业提供检测、产品信息、融资以及招工引才等配套服务。资金上,今年专门成立工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两个亿元基金,支持品牌培育,增值扩产。同时引导品牌建设,做强产业链,占地1.5平方公里,投资20个亿的中国江西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即将动工,服装产业急需的设计,交易,培训,研发等将一一破解。江西虎门面辅料市场正在建设,从织布、染整、印花、成衣、包装等一整套产业链结构将变得更加完备,辖区企业再也不用到沿海去找配套了。青山湖区工信委副主任龚坚:
随着这些措施的一一落地,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产业将会迎来新的辉煌。
政府给力的引导和扶持,为企业增添后劲。江西华君进出口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张园:
我觉得抓到了问题的关键,设计人才不是一般的企业可以养得起的,做自主品牌也好,做别人加工也好。
南昌华兴针织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晓东:
命脉在自己手上。雪中送炭过程中的帮助是最关键的,在关键时刻推一把,企业就成功了。
今年300亿,明年500亿,按照主营业务收入两年翻一番的目标,青山湖区针纺服装行业,正通过“二次创业”,高举品牌大旗,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