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增8家影院 南昌影市吃得饱吗?

05.05.2015  00:53

  12月18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南昌新增电影院太多,有时影厅只有4人同看电影,如同包场。

  快速做大的南昌电影市场发展形势如何?是否已经饱和?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新影院或七八年内难回本

  作为“南昌影迷大本营”营长的晏明智,2004年刚到南昌时,就一直关注着南昌电影院的发展。2012年8月,晏明智与众多影迷分赴南昌市各大电影院,对前往观影的影迷进行访谈调查,并发布了《南昌市电影院顾客满意度的调研报告》。

  “市场在变。”晏明智称,从2004年以后,新增影院大量涌入,让国营电影院如湖滨电影院等大多生存难以为继,于是纷纷改变业态,经营娱乐场所,或变成商场,关的关、停的停。这些曾经留给南昌人记忆的老影院原来多达16家,但目前却仅剩百花洲电影城“一根独苗”。

  “而八一广场万达影院的成功,与沃尔玛商场的互为依托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南昌新增的影院生存模式几乎都以综合体为依托而建。”晏明智告诉记者,现在南昌看电影的受众多集中在14-35岁的青年人群,电影消费人群有限,缺少更大年龄层次的人群。而青年人群中,白领的人数不多,且收入不算高,加上南昌城区的影院“一夜之间百花开”,有了更多选择后,这就意味着受众对某个影城的忠诚度会下降,从而单个影院的票房收入被稀释和分散,单个影院要想赢利乃至生存就会成为难题。

  晏明智预计,原来八一广场的万达和中影影院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较中心,3至5年内能收回投资,现在新增的影院可能7至8年都很难收回投资,甚至在未来2、3年内,南昌新增的电影院会倒闭,就如同原来南昌本土电影院被淘汰一样的道理。

  晏明智认为,南昌近几年新增的电影院太多,仅红谷滩新区就有5家电影院,其中新华银兴和红地毯两家影院在一条路上,金逸和世茂影城也在一条路上。激烈的竞争使得不少新开影院都以超低票价吸引人群观影。但院线对影院的票价有协议规定,影院的超低价其实都以贴钱为代价,后期随着票价的上浮,观影的受众增长会更缓慢。

  晏明智建议,新开电影院应朝小众化和社区化发展,不仅控制成本,且形成竞争层次,找到各自的受众群,错开竞争。否则,城市发展进程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跟上去,蛋糕就这么大,影院建得多,且不注重合理布局,只有死路一路。

   票房收入未跟上影院增长步伐

  对于如同包场一样的看电影,有关电影行业业内人士解释说:“一般影院上午观众都不会太多,在非节假日18点以后客人会多起来,占全天营业额的60%。”据其透露,业内以30万人口需配1家电影院的比例,来测算影院是否饱和。就目前来看,南昌较大规模的电影院不到10家,大大小小加起来20家。按照南昌600万左右的人口来算,南昌的影院接近饱和,但还没有达到完全饱和的状态。如果电影院能够建设好硬件设施,做好服务,还是有前景的。

  百花洲电影院作为南昌最老的电影院之一,硬件设施远不如新开的电影城,其主打中低消费,吸引学生群体和周边3公里内的人群。对于行业前景,万经理说:“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的,因为南昌有8个区,电影院还是集中在老城区,各个县也大多还是盲区,潜在的客人很多。目前南昌的电影院还没有饱和,应该还会有新的电影院出现,今年百花洲的营业收入比去年新增了100多万元,年底到来还会有更多的收入。

  南昌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南昌影院呈“爆炸式”增长。2011年该市仅8家电影院、银幕数量为54块,到2012年增至12家,银幕数量为81块,2013年又新增了8家影院。截至目前,南昌影院数量达20家、银幕达130块。不过,票房收入似乎没有跟上影院数量增长的步伐,2011年南昌票房约为1.09亿元,2012年为1.46亿元,而2013年预计全年将达1.9亿元。

  记者从该局统计的《中部六省会城市影城发展情况对比》中发现,南昌8家影院、54块银屏排中部省会城市最后。而票房这一项,2011年南昌以1.09亿元仅超太原0.89亿排第五,2012年南昌以1.46亿元的票房还是超太原1.12亿元,同样也排第五。业内人士称,从这个数据上看,南昌的电影市场潜力还是可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