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惊喜变大 城区面积激增6倍
从“新建县”到“新建区”,一字之差的背后,是新建县乃至南昌市多年来的孜孜以求。如今“修成正果”,撤县设区后的新建能尝到哪些甜头?作为承载南昌城区西扩的主阵地、红谷滩新区发展的腹地,“新建区”将如何裂变?撤县设区并非区域发展上的一劳永逸,“新建区”接下来要怎么做?8月5日,记者邀请相关经济专家进行了深入分析。
行政区划13年未变 南昌亟需拓展空间
据了解,南昌市的行政区划自上世纪60年代确立以来,除1980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成建制撤并抚河区、胜利区,2002年南昌市郊区更名为青山湖区后,南昌市行政区划已有13年未有大变动,与周边省会城市的规模差距越来越大。
而中部唯一的副省级省会城市武汉,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实现了“无县化”,目前共辖有13个区。2011年,长沙市望城撤县设区后,长沙市城区面积翻了一倍多,总面积达1923.6平方公里。同年,安徽撤销地级巢湖市,原巢湖市部分区域加入合肥,将合肥面积扩大了40%。
“我们一直提出要打造南昌市大都市区,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今年南昌又被定位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如果南昌的体量上不去,一切都是空谈。”省内一名常年关注区域经济的专家说,来自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的数据显示,目前,南昌城区面积仅3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300万。城区规模太小,是造成目前南昌空间困局的内因。要做强南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拓展南昌空间。新建县撤县改区后,南昌市区面积将增加2338平方公里,相当于增加了6倍多。
“城市扩容,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总量的简单增加,还意味着可供统筹使用的土地更多,对产业的承载能力更强,市场的容量更大,对周边区域资源的整合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该专家还表示,只有南昌市城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南昌在中国未来的中心城市版图上才有基本地位。
南昌中心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将增强
将下属的县(市)改区,从而壮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已成为很多大城市的做法。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因为行政区划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国内悄然刮起了“撤县设区”的风暴,全国已有200余个县“排队”设区,我省除新建县外,广丰县改区已于今年获批并挂牌,上饶县、九江县、赣县也提出“撤县设区”,上高县、龙南县、泰和县提出“撤县设市”。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院长吴志军表示,大城市发展到目前阶段,越来越受发展空间限制,具有对外扩张的客观要求,“它们必然要突破原有市区的限制对外扩张。”
吴志军认为,新建县撤县设区至少将带来三方面的改变。首先,新建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力度都将按照南昌城区标准统一规划,大大提升城市品位。
在产业发展上,“撤县设区”将为新建乃至南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机遇。新建县有大量的农村地区,撤县设区后可规划用于产业发展的土地面积大幅增加,新建县的产业发展将由农业向工业、现代服务业等转移和调整,经济发展的模式将面临转型升级。
在城市发展上,新建县人口密度大,全部纳入南昌城区后,对做大南昌城市人口有好处,将加快南昌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南昌城镇化率。这对新建县的老百姓来说,各种社会保障都将按照城区标准来,成为撤县设区的受益者。
“城市群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南昌产业发展的总量和水平还有待提升,新建县撤县设区,将扩大南昌作为中心城区的产业辐射力、集聚力和带动力。”吴志军说。
新建县早就纳入了南昌的“大盘子”
不可否认的是,各地对撤县(市)设区的渴望正日渐升温。那么,撤县设区有哪些门槛呢?
根据民政部《市辖区设立标准》,中心城市郊县(县级市)改设市辖区,需要满足这些标准:县(市)域与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土开发利用连为一体,部分区域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市区规划范围。全县(市)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70%;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75%以上。改设市辖区的县(市),全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不低于上一年本市市辖区的平均水平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不低于上一年本市市辖区的平均水平。
新建县获准撤县设区,说明已经达到了上述标准。此外,近年来,南昌市大刀阔斧拉开城市框架,新建县城的基础设施和红谷滩、经开区已经实现了无缝对接,无论是商业配套还是产业项目,早就纳入了南昌的“大盘子”。
“撤县设区正式获批,新建县必须全面、主动地与之对接,来承接大南昌的发展。”新建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南昌西进的战略要地,新建城市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巨变时代。
新建县城曾七度易址 一度设在后墙路
新建县的历史有多长?原新建县长堎镇党委副书记叶启橡对新建县的历史人文有着深入研究,他告诉记者,早在新石器时期,这一地域就有人定居。
作为南昌市的千年古县之一,新建县在历史上曾多次更换县城地址,松湖镇、乐化镇、灜上村、生米镇等先后成为新建县政府所在地。
《南昌府志》载:“盖本县南昌西境,取南昌旧地而新建之”,是为新建县县名之始。 新建县设县后,第一个县治所在地就位于南昌城外的石头津。自北宋设县以来,新建县一直隶属南昌府(其间曾更名隆兴府、隆兴路、龙兴路、洪都府),属府县同治。据《新建县志》记载,1370年(明洪武三年),县治由石头津改为南昌城叠山路新建后墙。“也就是现在南昌市的后墙路。”叶启橡说。
1939年3月,日军入侵南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将新建县政府迁往松湖镇。“松湖镇位于新建县西南,因为依靠着锦江,日本人打不过来,所以国民党就选择了这里作为县城。”叶启橡说。同年8月,日军在乐化镇也成立了伪“县政府”,与国民党的松湖县政府抗衡。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建县政府所在地由松湖改迁乐化。
1949年5月22日,人民军队解放了南昌城,6月18日,新建县正式成立了人民政府,设于昌北瀛上村。上世纪50年代,生米镇成为县城。然而,由于生米镇地势低洼,历年洪水季节,街中积水常达一二米;夏秋干旱时生活用水又十分困难,作为县城已十分不便,因此,1960年破土兴建新县城——长堎镇,1961年迁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