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慈善义工协会推出菜单式服务项目 让需者得其所盼

17.06.2015  02:11


南昌慈善义工协会关爱空巢老人分会的义工为老人们发放端午节礼物。


义工在陪孤寡老人拉家常聊天。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6月16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记者16日从南昌慈善义工协会获悉,为了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体,南昌慈善义工协会各分会积极结合自身优势,推出一大批菜单式服务项目,精准发力,让需者得其所盼,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

  “我们主要是协助老师对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南昌慈善义工协会江西财大麦庐分会负责人介绍称,该分会于2013年5月在南昌育智学校挂牌设立爱心服务基地,推出“关爱残障儿童项目”,将育智学校作为定点服务机构进行长期帮扶。

  此外,南昌慈善义工协会江西财大麦庐分会还选定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南昌慧聪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为帮扶点,利用节假日深入学校,用情与爱开启这些残障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南昌慈善义工协会自从2009年成立至今,现有义工成员5.5万人,下辖65个分会、230个义工站、498个义工分站,总计参与服务24.28万人次,服务时间77.1万小时,直接受助对象51万人次。他们像一个个美丽的音符,点缀在英雄城每个角落里,俨然成为一种熠熠生辉、富有张力的城市文明符号。

  随着慈善义工队伍的日益壮大和各项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慈善义工们深切地感觉到,困难群众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做些保洁工作、赠送些慰问品,而是包括文化、精神等方方面面。“慈善义工必须与时俱进,打造创新型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困难群体服务,”南昌慈善义工协会会长余根水说道。

  依靠282个慈善义工服务基地这一基础,南昌慈善义工协会各分会从困难群众的需求出发,推出章金媛爱心奉献团的“五全”链接式服务项目,慈善义工大学生赴偏远贫困村小义务支教项目,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遥望南方的童年”、“苗苗助学”、“同在一片蓝天下”、“青青草助学”项目,传统国学教育服务项目……多类型、多主题的创新服务项目把爱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生根发芽。


义工为留守儿童带来学习用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广受社会关注,也牵动着义工们的心。南昌慈善义工协会市人才交流服务分会推出了“我是城市小主人”项目。该分会选择建新学校、向荣小学两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学校为服务点,以“我是城市小主人”为主题开展服务,采取“思想上教育、生活上关心、学习上辅导”的方式进行帮扶,通过建学校图书室、上德育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小型运动会、课余学习辅导和家访等多种方式,引导这些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由于该项目的优良创意和成功实施,在2014年全省100多个公益创投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江西省民政厅最高10万元项目资金。

  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问题已不容忽视,而那些子女不在身边尤其是无子女且患病的空巢独居老人,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南昌慈善义工协会关爱空巢老人分会瞄准这一老年朋友的需求,推出“爱老助老”公益项目。

  南昌慈善义工协会关爱空巢老人分会会长熊雨华介绍称,该分会选取了南昌市东湖区民巷社区为试点,争取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到其他社区,实施常态化服务。“民巷社区是老城区的一个老社区,老年人比较多,且不少老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特别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帮扶,”谈及为何首选民巷社区开展助老活动时,熊雨华动情地说道。

  熊雨华说,该分会将为民巷社区的老人建立电子档案,并采取3对1帮扶方式(3名慈善义工帮扶1名老人),有针对性地帮助空巢老人解决实际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