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大有“看头”

09.06.2014  12:12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5000元

  发展已起势,工作有亮点,执行有力度。

  6月6日,江西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两周年工作情况汇报,并给予高度肯定。

  数据显示,在“一年有势头”的基础上,南昌已经成功实现“两年有看头”的阶段性目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近两年,全市GDP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5000元。

  主要经济指标占比连年提升,GDP、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提升0.3、0.5、0.5、0.6和1.3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连续两年超过90%。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两位数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破千亿大关。新城建设、旧城改造、镇村联动等其他重点工作也卓有成效。

   更加完善的发展思路

   推进昌九一体化

   构建“大南昌都市圈

  两年来,南昌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做强南昌的总要求,立说立行、真抓实干,打造核心增长极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打造核心增长极以来,南昌市始终坚持区域聚焦、产业聚焦、政策聚焦、资源聚焦“四个聚焦”的方法和“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路径,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路径保障。

  省委第48次常委会特别是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召开以来,南昌市紧紧围绕“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产业发展思路,提出既要做好“归纳法”整合提升现有产业,又要做好“演绎法”做好引强引大培育新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思路,提出要“新老联动、两岸共辉”;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思路,全力推进昌九一体化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建设,构建“大南昌都市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南昌市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更加注重深化改革争“红利”,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更加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工业、服务业、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四个“三年强攻计划”;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明确提出四个“坚决不要”,坚决不要有水分的增长、坚决不要有污染的增长、坚决不要过剩产能的增长、坚决不要不可持续的增长。

   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大项目、大园区“引爆”产业

  国产大飞机“躯干”在昌下线

  今年5月15日,中航工业洪都航空集团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大部段南昌成功下线,这是国产大型客机项目研制过程中即将交付的首个大部段,标志着中航工业在大型客机机体部段的研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航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制造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南昌市充分发挥洪都航空集团的技术、产业等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大飞机制造的产业分工,打造年产值超5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南昌已初步形成大飞机前机身/中后机身制造能力。南昌航空工业城2015年完成建设,并对中航工业洪都集团实施整体搬迁。

  在江铃汽车集团小蓝汽车城,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整车生产厂房里全自动机械手正在工作,生产场面如火如荼。

  江铃30万辆整车项目已经全面投产,为“十二五”期间打造汽车制造千亿元产业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江铃新的40万辆整车项目已经纳入规划,其中20万辆整车项目6月份将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南昌强力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2013年,我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12.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95亿元,增长21%。两年来,南昌重大工业项目新开工251个、竣工119个,累计完成投资509.5亿元。

  园区经济迅猛发展,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已破千亿;经开区位列全省第二,今年将突破千亿;小蓝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开区;全省金融商务区引进各类金融机构95家。

   大建设、大改造“引爆”城乡

  棚户区改造完成投资300亿元

  九龙湖新城在赣江之畔崛起、地铁轨道在城市地下延伸、快速路网提升辐射带动力……南昌城市现代化进程正在提速。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中的“起步区”,九龙湖片区已成为整个南昌乃至全省发展的热点。围绕“515”(5年时间在九龙湖建成100平方公里范围、容纳50万人口新城)目标,加快推进九龙湖核心起步区建设。

  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绿地国际博览城、华南城等“引爆”项目,让新城发展充满活力。九龙湖新城22条主干路网建设全面实施,其中全长10公里,路宽96米,双向12车道的九龙大道,让新城发展充满动力。

  作为南昌首座高铁站,总投资44.6亿元的南昌西客站2013年投入使用,成为一个集铁路、地铁和市政交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强化南昌交通枢纽的地位。九龙湖的优质教育、医疗机构等公共资源项目也正在推进之中,红谷滩新区被列入首批国家智慧城市(区、县、镇)试点,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正破茧而出。

  聚焦新城建设的同时,南昌大力推进旧城改造。2013年,万寿宫、十字街棚改,在南昌掀起了一场棚改热潮,棚户区改造近2万户、38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300亿元。在2014年象山南路、殷家巷棚改中,甚至出现了“征收令”未下,居民纷纷提前交房的场景。

  这次旧城改造规模之大、力度之强、速度之快、受益之多、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呈现出“政府为人民、搬迁起高潮、百姓别棚户、旧城换新颜”的喜人局面。

   十横十纵”今年开工5条

  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划,南昌5年内将启动或完成地铁、红谷过江隧道、朝阳大桥、象湖隧道、“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等一系列重大城建工程,投资总量超过1500多亿元。

  “从2013年开始,南昌将每年开建一条地铁线路;从2015年开始,每年开通一条地铁线路。”以地铁建设为代表的大规模城建项目的推进,以投资带动消费、挖掘潜力,成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中极具动力和活力的引擎。地铁1、2号线已经全面动工,3号线今年正式开工,已完成投资190亿元。

  象湖隧道、九洲高架、红谷隧道等总投资400亿元的“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建设快速推进。今年,首条快速路昌南大道东延工程竣工通车。“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已经动工7条,2014年将再开工5条。

  南昌强力实施“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专项行动,截至6月6日,全市拆除了市级及以下违建临建公房共507处、近20万平方米;拆除省直违建临建公房87处、近3万平方米。

  南昌全面开展“治脏治乱、创文保卫”行动,全市清除卫生死角(暴露垃圾)1955处,累计12.7万吨,查扣各类“五车”15000多辆,查处“六乱”违法行为12余万起。

  “蓝天、清流、净土”三大行动卓有成效,今年一季度南昌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大幅上升,连续两个月位居全国前十强,其中3月份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96.77%,有30天空气质量为优良级别。

   大简政、大整合“引爆”改革

  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城之一

  南昌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大简政、大整合“引爆”改革,用好了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先行先试”改革权、试验权,实施了16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部分改革还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加速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步伐,南昌市大力推进第八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第八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简政放权的决定》,将240项审批事项下放至县区。

  在第八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削减市级行政许可事项126项,削减率36.7%,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会城市之一。

  2014年,南昌开展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实施简政放权。以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申报材料,下放审批权限的“三减少一下放”为核心内容,以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创新优化为关键环节,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南昌还进一步理顺县区特别是开发区与市直有关职能部门的权、责、利关系,加大对3个国家级开发区简政放权的力度,赋予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并且明确市级权限的下放不低于90%。

  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同时,出台了规范中介机构管理、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城乡发展一体化等十项综合配套改革。

  2014年,南昌市将深入推进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18个方面的改革。其中,重点以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大集聚,6月底前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户口“一元化”登记工作,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大建设、大开放“引爆”临空

  规划百万人口的临空经济区

  2014年4月,《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正式获批复。临空经济区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及周边服务区为核心,包括桑海经开区,新建县樵舍镇、乐化镇、金桥乡的部分区域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总共约223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到202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集聚人口100万人。建成国内大型客运航空枢纽和中部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临空经济区基本成型。

  目前,临空经济区昌九大道、临港大道、湖滨北路、小微大道、建业大道快速推进,与经开区成熟路网实现了有效对接,昌九大道与福银高速互通立交将于今年7月开工,拥有4个2000吨泊位的龙头岗码头正在紧张施工。

  “筑巢引凤”战略初战告捷。30万平米标准厂房,已建成的一期10万平米预售一空,尚在图上的20万平米也被全盘订购,即将启动三期建设。

  招商引资方面,南昌在产业定位上确定了“1+X”的发展战略,其中“1”指以临空经济指向特征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X”指关联产业或其他临空导向的高端制造业。截至目前,临空经济区已签约落户的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115亿元。其中,三大引爆项目齐聚临空经济区:总投资53亿元的深圳欧菲光产业园已经落户,总投资近40亿元的海派通讯智能手机终端项目、总投资20亿元以上的深圳兆驰股份LED生产项目即将落户。

   昌九宜抚共建“大南昌都市圈

  “要树立‘舍得’的开放理念,以开放的眼光引入战略投资者”、“打造服务的‘高地’”、“把好的资源给好的企业,让好的企业得到好的发展”……南昌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外开放道路越走越宽。

  牢牢把握招商引资“生命线”。2013年,南昌全年引进超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9个,投资14.27亿美元;实际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167个,投资48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83个,超10亿元项目19个。

  全省金融商务区建设成效初显,第一年入驻金融机构就达61家,金融产业服务园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全省金融商务区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达到95家。

  区域合作呈现领域越来越广泛、形式越来越多样、作用越来越突出的良好态势。面对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南昌抢抓机遇,区域合作大步迈进,推动了南昌加快发展。

  两年来,南昌与武汉、长沙、合肥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了“武汉共识”,携手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南昌与九江、宜春、抚州形成了“前湖共识”,抱团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南昌、九江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打造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区域合作发展为南昌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南昌开通至九江永修公交、昌九通信取消长途漫游、南昌公积金可在九江贷款购房、两地旅游可通票玩……2013年10月,南昌、九江两市开出了昌九一体化的首份“菜单”——25项具体合作共识,囊括了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产要素、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这标志着昌九一体化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更加幸福的民生感受

  让市民工作更体面、

  收入有增长、生活有保障

  “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把群众利益摆到最高位置,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多补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南昌市决策者看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2014年,南昌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力措施、作出最大努力,让广大市民更公平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努力让广大市民工作更体面、收入有增长、生活有保障,未来充满阳光和希望!

  财政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南昌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注重向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倾斜。

  2012年全面完成了103件民生实事。2013年,南昌市大力实施了91件民生实事,民生投入达到了137.5亿元,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城乡居民。

  南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工作先进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社会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在全国率先创建计生情感呵护模式;在全省率先启动城市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工作,将27.27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在全省率先实施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工作……“真金白银”投入到民生实事项目之中,提升的是南昌百姓幸福感。

  2014年,南昌将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着力补足民生“短板”,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筹集资金约180亿元,其中投入财政性资金约120亿元,建设性资金约60亿元,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73个项目,包括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障、教育等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 (首席记者 吴跃强 记者 高小茜 李海燕)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
关于2018年5月我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通报抄告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国南昌
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吊销长期未经营企业营业执照决定公告
  在本局登记的南昌金望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现代装中国南昌
南昌市委巡察公告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中国南昌
6月15日停电公告
  6:00--18:00110kV城北变三路线线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