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 GDP三年连破3000亿

24.08.2015  12:31

  中国江西网讯徐远征记者倪晓锋报道:经济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关联。在全国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南昌市的经济形势却逆流而上。2012年以来,南昌各项经济指标爬坡过坎,不断迈上新台阶。GDP连续突破3000亿元、3500亿元大关,2014年达到3667.96亿元。财政总收入连续突破500亿元、600亿元大关,2014年达到638.30亿元。地方公共预算收入连续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大关,2014年达到342.21亿元。

  一串串令人喜悦的数字背后,是南昌市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的总要求,立说立行、真抓实干的结果。由此也实现了打造核心增长极“三年有突破”的阶段性目标。

  三大产业竞相绽放助推核心增长极飞速发展

  2015年4月,LED行业发生了件吸引眼球的事情:晶能光电两大股东金沙江和亚太资源,联合南昌工业控股集团、中投等组成财团,成功收购了飞利浦旗下Lumileds公司,上演了一场震惊业界的“蛇吞象”,南昌LED产业迈出了世界级的一步。

  晶能光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芯片在全球范围的量产,实现了“中国芯”的梦想。如今,晶能光电借助资本的力量孵化了晶瑞光电、晶和照明等多家企业,覆盖了“外延—芯片—封装—应用”全产业链。

  在这种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和企业互相协同的推动下,硅衬底LED产业集群规模呈现高速增长,年总产值从2012年的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20亿元,2015年预计增长至50亿元。

  南昌市着力打造重点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成立了电子信息、汽车、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制造、纺织服装、新能源、机电制造九个重点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进行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

  南昌大力实施了工业三年强攻计划和服务业三年强攻计划,不断做大做强产业,有力地增强了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支撑力。

  工业主导的地位继续强化。中航工业洪都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大部段成功下线,南昌欧菲光光电子产品生产项目、江西五十铃十万辆整车项目(一期)全面投产,欧菲光产业园、中国北车江西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江铃集团年产5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

  食品产业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9.84亿元,成为南昌首个千亿产业。百亿企业达到8家,江铃集团、正邦科技、欧菲光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500亿、200亿、100亿元。

  2014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0.6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072.2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66.24亿元。2015年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0.10亿元,同比增长9.5%;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91.5%,较去年同期高出1.1个百分点。

  红谷滩万达广场、恒茂梦时代广场、世茂天城等一批大型城市商贸综合体相继开业且营运良好,南昌整体商业业态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突破40%,达到40.6%。

  淘宝江西馆生意火爆,阿里巴巴南昌服务中心成功落户,南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态势良好。2014年,南昌电子商务销售额546亿元,年增长率较上年增长340%。2015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526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96%。用电商的话来说:半年完成了一年的“单子”。

  2014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48.99亿斤,列历史第二位,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十一连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14元,增长幅度超两位数达11%,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一连增”。同时,农林牧渔增加值完成166.1亿元,同比增长4.68%,是近四年来最高增速。

  从无到有再到强南昌临空经济区强势腾飞

  一张白纸上起步,开放创新中发展,南昌临空经济区设立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宏图已起、效果已显。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海派手机产业园内,技术工人正在流水线上作业,贴片、测试、组装,一台台智能手机逐渐成型。“从签约入驻临空经济区到一期工程投产,海派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形成6000万部智能手机的生产出货能力,预计年销售收入不低于180亿元。

  南昌临空经济区紧盯电子信息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在16.8平方公里的直管区,特别是在3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区,聚焦政策和资源,深入实施建设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核心战略。

  南昌临空经济区成功引进了欧菲光产业园、海派手机产业园、鸿利光电产业园等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近200亿元。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表示:“临空经济区已经成为南昌市一片新的投资热土,特别是重量级的电子信息企业在这里集聚,使得南昌市的电子信息产业这两年年均增长30%以上。”

  金山大道、金水大道即将通车,2016年实现路网环形互通;拥有4个2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20万标箱的龙头岗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正在施工;昌北国际机场T1国际航站楼更新改造工程即将开工……南昌临空经济区逐步构建“铁、水、公、机”四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为承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供交通保障。

  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忙而有序的生产车间,向人们昭示着这个昌九一体化纵深发展的战略支点,这片打造核心增长极的主战场,已经成为新兴的发展热土,激起南昌新的发展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市成功入围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名单,3年内将获得中央财政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专项扶持资金9亿元。

  2014年,全市9个省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8.5亿元,同比增长25.4%;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的省重点产业集群有3个,分别为南昌小蓝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产业集群和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信产业集群。

  简政放权: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

  简政放权努力“减到最少”、资源整合努力“用到最好”、先行先试努力“走在最前”。三年来,南昌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先行先试,加快推进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改革重在实效。企业是否诚信,投诉率高不高,信息是否掺假?如今,消费者若对企业信息存有疑问,只要点击进入“南昌市企业监管警示系统”,就可以查看到南昌市任何一家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基本信息、企业年报信息、违法记录、荣誉品牌信息、财产抵押、投诉记录、法院判决等信息。

  南昌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背景,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了全市企业监管大数据中心,目前已录入两批34家试点单位数据,即将开放外网运行。南昌坚持放管并重,实行宽进严管,注重开放透明,推进监管方式从注重事前监管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从政府单方管制向社会共同监督转变。

  全面深化改革的效果,已经开始在南昌显现,户籍制度、行政审批、民主法治、文化体制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突破。

  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按照“分类实施、完善配套、有序推进、尊重自愿”的原则,大幅放宽落户条件,推进城区“一元化”户口登记,城区户籍人口新增15.59万人,户籍制度改革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化“繁”为“简”,变“揽”为“放”,南昌强力推进第八、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留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231项,“瘦身”1000余项行政审批。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权力清单”已经建立,锁定了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底数”,终结了“行政审批多头跑路”的历史,建立了“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的服务格局。

  拓建新城、改造旧区、筑建地铁……南昌已铺就核心增长极新空间

  九龙湖新城在赣江之畔崛起、地铁轨道在城市地下延伸、快速路网让发展驶上“快车道”……南昌城市现代化进程正在提速。

  九龙湖,一座生态宜居新城拔地而起。投资400亿的万达文化旅游城、投资200亿的绿地国际博览城、投资60亿的联泰智慧城,以及新投资200亿的华南城电商产业园正在加快推进,让新城发展充满活力。

  作为九龙湖新城建设的重大引爆项目,万达文化旅游城主题公园、酒店群和绿地国际博览城国际会展中心,力争年底实现部分试营业。

  九龙湖新城起步区22条主干路网建设全面实施,全长10公里,路宽96米,双向12车道的九龙大道,让新城发展充满动力。

  作为南昌首座高铁站,南昌西站建成投入使用,强化南昌交通枢纽的地位;九龙湖湖体综合整治和隧道工程加快实施;综合性住房小区等还建房建设全面铺开;九龙湖的优质教育、医疗机构等公共资源项目也正在推进之中。红谷滩新区被列入首批国家智慧城市(区、县、镇)试点,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正破茧而出。

  新城在崛起,南昌的老城区也正发生着蝶变,静悄悄中谋求高起点、新突破。

  按照五年内完成全市200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目标,南昌启动了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迎来了“史上最大”旧城改造。

  南昌每年实施中心城区旧改项目400万平方米左右。2013年,万寿宫、十字街棚改,在南昌掀起了一场棚改热潮,棚户区改造近2万户、38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300亿元。住建部将万寿宫改造项目经验在全国推广。2014年象山南路、殷家巷旧改中,2015年的滨江片区、京山老街旧改中,都出现了“征收令”未下,居民纷纷提前交房的场景。

  旧城改造规模之大、力度之强、速度之快、受益之多、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千家万户的焕然一新,带来了城市环境的万象更新。

  此外,南昌也加大了在城市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力度。以地铁建设为代表的大规模城建项目的推进,以投资带动消费、挖掘潜力,成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中极具动力和活力的引擎。

  总投资1000亿的地铁,1、2号线已经开工,3、4号线通过评审。从2015年开始,每年将建成1条地铁线,2019年南昌地铁网络将全面成型。地铁1号线已经陆续实现了“洞通”、“轨通”、“电通”、“车通”,12月底将实现每八分钟一列车的通车运营。地铁2号线21个车站已经全线开工建设,已完成9个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和7个盾构区间的贯通。

  总投资400亿的“十纵十横”快速路全面推进,朝阳大桥、象湖隧道已经建成通车,红谷隧道、九洲高架加快建设。今年,昌九高速城区段改造、沿江南大道南延、沿江北大道、天祥大道南延、志敏大道改造等9项重大重点道路路网项目开工,掀起城市道路建设的新热潮。

  人与城,共福于建设。城与人,得福于发展。南昌强力实施“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专项行动,两轮“双拆”共拆除违建临建775处,总面积381822平方米;建绿181处,面积89833.6平方米;透绿39处,面积14271平方米;还路于民356处,面积99274.56平方米。南昌因地制宜修建通透式、实体围墙74处,共3208.65m,修建停车泊位484个。

  “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这是南昌的真实写照。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南昌一大亮点。

  南昌以空前的大思路、大手笔、大力度,大规模推进实施“森林城乡、花园南昌”、“中国水都、鄱湖明珠”等大环境建设,积极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城市生态敏感区园林修复。城市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5.0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08%,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4平方米,各项主要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
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对接会举行
  (记者游静 实习生李少如)6月29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