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多了

17.02.2016  11:00

十二五”期间新增无障碍通道6824处、轮椅坡道7155处、无障碍专用停车位2695个……

  为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增无障碍通道6824处、无障碍出入口7636处、扶手8293个、轮椅坡道7155处、低位服务设施816处、无障碍专用停车位2695个、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5540个、轮椅席位542个;安排了7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改造公厕无障碍设施,增设盲道、扶手、无障碍电梯、慈善超市等工作。

  五年来,我市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总投资达500万元,为100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同时,我市提升改造207座公厕,并新建了一批公厕,设置无障碍公共厕位2997个、无障碍标志5068个。在城市道路方面,改造了碟子湖大道、南京路、抚河路、民德路、广州路、昌东大道、昌南大道、赣江北大道等道路,共计铺设盲道341993米,提示盲道10325块总面积153896平方米,缘石坡道2435处。

  在公共交通建筑设施和公共交通工具方面,昌北国际机场、南昌火车站、南昌西客站、昌南汽车客运站、徐坊客运站的无障碍设施基本完善。同时,我市加大了公交站台的改造力度,“十二五”以来共改造400多个公交站台,为其建设坡道。在市盲校、市按摩医院、市第二按摩医院和里洲小区四个盲人相对集中地区的4个公交站台,增设盲文站牌。

  在特殊设施方面,我市在残疾人、老年人较为集中的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企业、养老机构等部门不同程度地安装了无障碍设施,方便他们出行和参与社会生活。“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建2所特殊教育学校、12家福利企业、3家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5家养老机构和63所老年人服务设施,基本满足无障碍要求;在公租房的分配中优先照顾残疾人,先后帮助1200户残疾人家庭解决住房问题。

  在信息交流无障碍方面,市图书馆安装了语音软件设施;市残联官网等网站开辟语音版块方便视力残疾人访问使用;南昌电视台每周日开办一期手语新闻;各大银行、医院、商场相关窗口服务行业为从业人员开展了学习手语活动,部分从业人员能够掌握简单的手语。在全市主干道八一大道、阳明路、红谷中大道、南京西路、广场南路、站前西路周边70个公交站台安装了电子站牌,方便聋哑人士掌握车辆到站信息。在500多辆公交车内的视频上显示站点名称,并对所有公交车辆实行GPS自动语音报站服务。推出手机掌上公交查询软件,方便包括残疾人员在内的乘客查询服务出行信息。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无障碍设施的作用,杜绝无障碍设施被损坏、挪用、随意侵占的现象,我市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的监控、调度、处置作用,并组建了一支由残疾人、老年人和新闻媒体从业者组成的37人无障碍设施监督员队伍,通过加强宣传、加强执法、定期检查等方式,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于文凯 记者 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