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明代“比萨斜塔”屹立400年 曾遭日军炮击

29.06.2015  09:58

已列入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距离南昌21公里的麻丘镇,有一座明代建成的古塔,名曰“蜚云”,向东北方向倾斜的塔身酷似比萨斜塔,因而不少骑友慕名而去,一探“斜塔”奥秘。

   古塔倾斜原因众说纷纭

  坐落于南昌县麻丘镇宝塔小学旁南侧的蜚英塔,和比萨斜塔倾斜角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昨日,记者跟随骑友们来到武溪街以北三公里的宝塔小学附近,远远就看到孤立在空地上的蜚英塔,塔身微微向东北方向倾斜,和周围水平的围墙形成明显夹角。

  据了解,此塔建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中有“蜚英塔”三个大字。建成后,经历过日军的炮弹炮轰,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得以修葺。不知什么原因,近年来塔身倾斜肉眼一眼就能看出,附近年轻的居民表示,“这个塔不仔细看,还真的误以为是比萨斜塔。

  八角形的蜚英塔,和以往用石砖搭成的宝塔不同,全身采用长方形红砂条石砌成,七层六面,高约31米,借助底层的石阶可步行爬上蜚英塔塔顶,那么蜚英塔的倾斜和建筑方式有关吗?

  今年26岁的罗岗华回忆道,小时候他们经常进这个塔玩耍,只要一提起“宝塔”,附近居民无人不晓。据罗岗华的奶奶叙述,这座塔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成为士兵用来放哨的高点,随后因受日军炮弹轰炸,塔顶被毁,塔身内外严重残缺,这也是流传坊间蜚英塔倾斜原因之一。

  除了炮轰未倒的原因,罗岗华还告诉记者:“传说在蜚英塔塔底有个地宫,曾经被盗墓贼‘光顾’过,在塔底下挖了几个10米深的大坑,但只能见到塔基不见地宫,而那些盗墓贼挖的坑,也可能是导致塔倾斜的原因。

   如今宝塔只能远观不便进入

  据悉,如今蜚英塔已经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只能远观不便进入,3个残留的炮痕诉说着它饱经风霜的岁月。

  那么,这座斜塔是否有倒塌的危险呢?对此,从事建筑研究的张一兰表示,蜚英塔塔身虽明显倾斜,但能承受炮弹的轰炸,还屹立不倒,可见塔基非常坚固,加之政府对其多次修葺,就此判断,蜚英塔近几年应该不会倒塌。(记者 徐晶晶 黄之昊 首席记者 万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