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明年将修改殡葬管理条例

18.11.2015  11:03

  不送“红包”、香烟,办不成丧事,殡葬业的“潜规则”传闻迭出,为人诟病。丧葬陋俗整治后很快又死灰复燃,城区特别是城中村搭灵棚、摆路祭、撒纸钱、放鞭炮、吹吹打打等陋习屡禁不止。11月17日,南昌市民政局举行恳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基层殡葬服务单位代表等各界人士,对南昌市殡葬系统红包治理和丧葬陋俗整治工作“听诊把脉”。

  现状1 殡仪服务场所不足

  建议:老城区可设立综合性殡仪服务中心

  “南昌城区陋巷里居民密集,一家办丧事往往会搅得周边数百户两三天不得安宁。”南昌洪福人文纪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涂冬生表示,丧葬陋俗极易扰乱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破坏环境卫生,而且会给孩童造成心理阴影,对青少年身心成长不利。

  涂冬生表示,目前的殡仪服务场所及设施极其短缺,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殡葬需求。除了瀛上的南昌市殡仪馆,南昌市区几乎没有一个正规的殡仪服务场所。市民家中遇到丧事,也只能在房前屋后空地上临时搭棚。

  涂冬生表示,目前全国很多大中城市普遍加大了集停灵、守灵、殡仪、餐饮住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殡仪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南昌也可以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方法,在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等老城区设立殡仪服务中心,既满足了居民的治丧需求,又有效根治了乱搭灵棚等丧葬陋俗。”

  现状2 公墓消费居高不下

  建议:建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平抑公墓价格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罗铁军表示,殡葬服务费用高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公墓也要1万多元,高档一点的公墓要5万元至8万元,甚至还有更高的。相关规定允许以公墓的收费弥补基本殡葬服务收费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公墓越来越贵。此外,殡葬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全省55.8%的殡仪馆和74%的公墓是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社会资本必然要逐利,这也造成公墓价格降不下来。此外,大部分殡葬事业单位采取的是自收自支的管理方式,为了生存必然要开拓更多的服务项目。

  罗铁军表示,殡葬系统要强化服务公开的力度,物价部门要强化对公墓价格的监管。同时,要推进城乡公益性的公墓和骨灰堂建设,起到平抑公墓价格的作用。

  另外,罗铁军表示,我省殡葬服务水平确实有待提高。一方面,目前我省90%以上的殡葬设施是上世纪90年代或本世纪初建设的,目前来看已经比较落后。另一方面,不少群众反映殡葬服务的程序很繁琐、手续很复杂,这就需要殡葬服务部门提升殡葬服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