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晚报】本报大学校园记者站再添“新军”

28.11.2013  13:21
【南昌晚报】本报大学校园记者站再添“新军”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来源: www.ncwbw.cn

http://www.ncwbw.cn/html/2013-11/28/content_149982.htm?div=-1

本报大学校园记者站
再添“新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园记者站昨成立
本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园记者站挂牌成立

    昨日下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的活动室里掌声不断。南昌晚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园记者站正式挂牌成立。

    挂牌现场交流不断

    昨日,本报大学生记者站负责人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园记者站授牌,宣布南昌晚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园记者站成立。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学生们不断向本报大学生记者站工作人员提问,并相互交流,现场十分热闹。

    今年大一的马静从小就有个梦想,希望长大以后也能像电视新闻里的记者一样,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为了这个梦想,大学选专业时还花了好大工夫说服我父母。”马静说,当时父母想让她学经济方面的专业,经过多番商讨,她才成功说服父母,选择了广播电视专业。

    “进入学校后,我很快就参加了学校新闻中心记者团,开始学习新闻采访。现在加入南昌晚报大学生记者站,我觉得离梦想越来越近了。”马静兴奋地说,以后通过南昌晚报校园记者站这个平台,她可以以不一样的视角和观点来看待身边的一些现象,也可以把校园里有趣的事情和校外的人一起分享。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有了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马静说,她以后会积极投稿,参加活动,提前让自己进入记者的角色中,为实现梦想作准备。

    走出校门增加锻炼机会 

    “南昌晚报大学生记者站建立了高校和媒体沟通交流的新通道,把高校培养人才与媒体传播正能量的功能结合了起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政对本报大学生记者站作出了高度评价,他希望大学生们能在大学生记者站的学习中,开阔视野,培养职业媒体人的敬业精神。

    今年大二的付自强已经是学校新闻中心记者团的副团长了。他告诉记者,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去校外媒体实习。“南昌晚报大学生记者站来得正是时候。”付自强笑着说,校园媒体业务涉及范围窄,加入大学生记者站就有更多的机会去校外锻炼。

    “天天在学校,接触到人和事都大同小异。加入南昌晚报大学生记者站,可以认识更多的人,接触更多的事情,扩大自己的眼界。”今年上大一的邓智鹏读高分子专业,他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理科生,他加入记者团时让不少同学感到惊讶。

    “作为一个理工男,更应该接触些文科类的东西,全方位发展。”邓智鹏笑着说,以后参加工作时也多了一种选择。 

    记者  高小茜  李海燕  文

    记者  魏勇剑  图

责任编辑:李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