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棚改”和谐征收奏响连心曲

06.01.2014  18:09

棚改现场

万寿宫棚改现场

老宅已逝

    1月3日 ,人民日报、新华社江西分社、江西日报等23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来到我市,深入西湖区万寿宫、十字街等棚改现场采访报道。从今天起,本网推出系列报道,介绍南昌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先进经验和作法,解读南昌惠民棚改“安居工程”。

    万寿宫街区,第一天150户签约交房,42天完成房屋征收工作;十字街片区,第一天就有800多户居民排起长队领取签约序号,当天签约303户,7天完成房屋征收70%,38天完成98%……。梦想照进现实,每一个棚户区的居民都有一个换新房的梦,梦想在这一刻照进了现实,在南昌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工作中,南昌市“不与民争利、阳光动迁、群众工作方法”房屋征收三原则深入百姓心里,政府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变“征收工程”为“安居工程”,被征收户也从“要我搬”变成了“我要搬”。

    5个月省委书记三次探访棚改区

    “安居才能乐业,要千方百计帮百姓圆一个安居梦。”不到5个月时间,省委书记强卫三次探访十字街等棚户区。省市领导对棚改工作的重视,被棚户区居民所见证的同时,棚改居民的生活也开始被重新定义。

    今年7月13日,省委书记强卫利用双休日深入南昌市老城区、棚户区调研。当看到破败的房屋、简陋的居住条件和极大的安全隐患,强卫真诚地对居民们说:“让我们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改造居住环境。

    时隔3个多月后的10月22日,强卫再次走进南昌市十字街。又一次见到省委书记,大家围拢过来,争先恐后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12月1日,十字街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强卫兑现“每个关键环节我都要来看”的承诺,又一次来到十字街,问百姓需求、看工作进展、鼓进取斗志。

    在7月22日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强卫提出南昌要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明确今后5年再改造1000万户各类棚户区,这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发展工程。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推进力度,用真情下决心花气力解决好这个问题。

    启动棚改 百姓圆安居梦

    “房屋小半间,抬头能望天;三世同堂住,睡觉肩靠肩。”棚改启动前,去过万寿宫、十字街片区的人,都会被那里落后的居住条件所震撼:多数居民一家挤在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内,夏天漏雨,冬天进风,解手排队,白天点灯,是棚户区居民的生活写照。

    万寿宫街区1176户被征收户中,有481户被征收房屋面积在36平方米以下,占到总户数的39.8%。十字街片区25%的住房面积小于36平方米,且几代同堂共居一室,由于地处老城区,约有80%的居民属于低收入者、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告别棚户区,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是棚户区居民几代人的梦想。

    面对棚户区居民沉甸甸的期盼,启动棚户区改造成为南昌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最直接的体现。按照“突出重点、连线成片”的要求,南昌提出优先改造连片规模大、住房条件差、安全隐患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项目,确定2013-2015年全市改造项目地块约194个,占地面积约3.2万亩,房屋建筑面积约1307万平方米,涉及约8万户、24.6万人。其中,四个中心城区105个地块项目,占地面积2.32万亩,房屋建筑面积约1100万平方米,涉及6.2万户。

    2013年,南昌市中心城区重点推进万寿宫、十字街等十个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7215亩,房屋建筑面积154.35万平方米,涉及9284户;2014年计划完成800万平方米棚改任务,其中中心城区不少于400万平方米。

    棚户区改造的消息传到万寿宫片区居民魏爱兰耳中时,魏大妈掉泪了。“盼了几十年,我是做梦都想挪窝,孩子们终于可以住新楼房了。

    棚改让老城新城鹿车共勉

    棚改是有形的,但是棚改的延伸效应却是无限的。在改善城市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同时,如何把有形的棚改转化为改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成为改善民生的推动力。

    南昌围绕“和谐有序”这一个中心,采取“按政策就地就近安置、鼓励货币补偿、优惠实施异地安置”方式,同时结合国家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破解不敢拆、不想拆的难题,解决居民安居问题。

    对异地安置的,南昌在选址上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合理规划,选址尽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地段。

    在人口导出地段(抚河以东-洪城路解放路以北-二七路至女子职业学校铁路沿线围合区域)的被征迁户,按照“用地段区位换面积”的办法进行优惠安置。其中,选择红谷滩新城安置小区、凤凰家园的增加40%安置面积,选择朝阳洲安置小区的增加30%安置面积。

    今年,南昌市还启动红谷滩综合安置社区的建设,项目位于九龙湖新城,毗邻西客站、国体中心和地铁四号线,可容纳居住约1.6万户。安置房规划建设面积170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约70万平方米。这里将建成一个具有活力和归属感,集居住、养老、商业、办公、教育、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安置社区。

    “推进老城区人口导入新城区,有序减少老城区人口,聚集新城区人气。”南昌市旧改办负责人表示,南昌以新城区的发展带动老城区的改造,以老城区的改造支撑新城区的发展,实现繁荣发展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

    “百张笑脸” 和谐征收奏响连心曲

    为了表示对被征迁户的感谢,南昌市委、市政府在省市媒体上用多个版面对万寿宫街区、十字街棚户区改造工程房屋被征收户的幸福“笑脸”进行了集中展示,没有一个字的版面,只被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填满,展示了广大被征迁户对政府棚改工作的支持,也表达着南昌市委、市政府对被征迁户无言的感谢。

    “笑脸”刊出后,南昌市委、市政府还增印了8000份“笑脸”报纸,挨家挨户地送到每一户被征收户手中。

    家住建设路140号消防器材厂宿舍的杨桂花,看到自己的“笑脸”,脸上乐开了花,“没想到政府还会专门登报感谢我们,我们才要谢谢政府才对,托这次棚户区改造的福,我们住上了大房子。

    杨桂花和丈夫熊本河1986年搬到建设路140号,如今,两个儿子成家了,9口人全住在这51.82平方米的房子里。因为房间太小,不得不搭了阁楼,阳台也改成了厨房。

    在十字街棚改中,杨桂花一家算上补偿和奖励拿到了60万元。拿着这些补偿款,杨桂花一家在徐坊附近买了一套二手房,面积有90多平方米。杨桂花说:“旧房换新房、小房变大房,日子眼看着一天天变好了。

    棚户区一片片破墙烂窗、低矮潮湿的棚户房轰然倒下,一张张幸福而充满希望的笑脸绽放在每一个角落。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经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看到棚改居民实实在在的受益,一些尚未列入改造范围的居民也主动向政府提出了改造要求。(来源:天圆网 记者 刘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