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淘汰“黄标车”代表建议政府补贴[图]

23.05.2014  09:29

听证会现场

  本报讯 新法制报 首席记者方维芳摄影报道:限行对环境保护到底起了怎样的作用?限行范围是否扩大得太快?无标车黄标车淘汰是否要给予补贴?……昨日,南昌市环保局专门组织听证会,听取市民的意见。听证会共有17名听证代表出席,多名听证代表对征求意见稿提出质疑。

  ◎焦点一 限行起了多大作用?

  去年6月1日起,南昌对无环保标志或持有黄色环保标志的机动车实行交通限行,限行区域为中心城区和车流量大的八一大桥、南昌大桥,其中老城区限行面积为11.15平方公里,红谷滩新区限行面积为4.08平方公里,限行时段为每天的7:00~22:00。

  “近一年过去了,限行对环境改善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听证会代表新建县总工会副主席徐俊民率先“开炮”。

  对此,南昌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章美良称,目前南昌市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成效初步显现。自机动车环保限行实施以来,仅东湖区和西湖区限行区域,每天约减少6.8万辆次车通行,限行区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排放量每天都有所减少,PM10、PM2.5数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除此以外,限行还能起到倒逼作用,有些中心城区不能走,倒逼车主对现有的黄标车进行淘汰。

  ◎焦点二 限行范围是否合理?

  对于限行范围,听证代表江西鸿海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海波也有质疑:“从原来的15.23平方公里,扩大到70.53平方公里,限行范围扩大的太快,建议根据区域逐步扩大限行范围。”

  章美良回应说:“空气污染的治理成本太高了,现在实行的都是谁污染谁治理。其实现在南昌实行的排放标准相对‘国五标准’要求并不高。如果现在南昌还不实行限行开始淘汰‘黄标车’的话,大城市淘汰下来的车就会进入南昌市场,到时污染会更加严重。”

  ◎焦点三 淘汰是否给予补贴?

  “限行的范围扩大到70多平方公里,意味着这些范围内的‘无标车’、‘黄标车’基本上不能使用,那么政府不如加大补贴力度,彻底将这些车辆淘汰。”听证会上,不少听证代表建议,政府应对淘汰报废的“无标车”、“黄标车”给予经济补偿。

  章美良称,对于黄标车“补贴”问题,他们曾对外省多个城市进行考察,发现对提前淘汰黄标车会有奖励补贴的城市并不多见,中部城市基本没有这个措施。南昌市暂时还没有实施,目前南昌市商贸委正在拿方案,也进行相关考虑。会后,将把意见上报给政府。

 

来源: 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
编辑: 薛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