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清音曲艺遇传承难题 欲通过“申遗”求突破

25.11.2013  10:57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民族的DNA”,我国2012年就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非遗”保护保驾护航,各地也纷纷掀起“申遗”热潮。在南昌,南昌人独有的传统曲艺——清音近日也加入了“申遗”的队伍。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申遗”项目在南昌普通市民中罕有人知。有关专家也无奈地承认,清音在南昌的普及度和传承堪危,以至于整个南昌清音的专业演员不超过20人。“希望通过此次申遗,打开尴尬局面,再借此培养一批年轻的传承人,把清音这项极具南昌地方特色的高雅曲艺流传下去。”江西戏曲史知名专家万叶说。

  古时极盛:迎亲嫁娶都要请清音班子

  现年76岁的万叶是“南昌清音”主要研究人之一。21日,他告诉记者,作为极具南昌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南昌清音曾盛极一时。其前身为明嘉靖万历年间形成的“时令小曲”。“根据史料记载,这种小曲‘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相当于古人的‘流行歌曲’。”万叶说,清初,又有一批新曲从江浙、湖北入赣,史称“文南词”,这些外来曲种在传唱中与江西民间小调互相融合,孕育出南昌清音,演唱者清初名为褂衣清音班。“当时有句诗:‘乾嘉盛世犹传说,菊部衣裳褂彩云。’由此,我们推断出,南昌清音在清乾隆嘉庆时期已盛极一时。”万叶说。

  记者从万叶处了解到,南昌最早组建的闵氏清音班于清道光年间便唱红了南昌城。而到清末,南昌清音逐渐发展出十多个班社,它们纷纷打出自己的堂号,最优秀的十个班社时称“十块金牌”。至此,南昌清音发展到鼎盛时期,它已从明代单一的小曲发展成以明清俗曲为基础,吸收文南词、当地民间小调,并借用京剧唱腔的一种品位典雅的说唱艺术。“南昌清音用南昌官话,分行当抒情叙事,词句较时曲又更为文雅,格调较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家有迎亲嫁娶、孩童增岁等重大喜事都要请上清音班子营造氛围。”

  传统不复:专业演员不超20人

  然而,记者就南昌清音对市民进行随机采访,发现了一个尴尬的现实——绝大多数市民,尤其是年轻人,被提问后的反应很迷茫,表示“不知南昌清音是什么”。对此,万叶承认,虽然南昌清音经过几百年传承不断,新中国成立后还成立了江西清音演唱团,一度登上国际舞台;但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这朵传统艺术绽放的奇葩日渐枯萎。

  “南昌清音一般在茶馆中演唱,演员一般从茶馆的收入里提成,演唱本身是没有报酬的。上世纪80年代后,南昌街头巷尾的茶馆逐渐消失,老艺人演出的场所和生存空间渐渐消亡。”由于传统艺术受到新艺术的冲击,再加上演唱收入甚微,耗时长,耐不住曲艺的寂寞,老艺人们纷纷辞职另谋他就。至此,南昌清音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近几年,南昌清音偶尔由采茶戏演员和大学生来客串演唱,专业艺人可以说寥寥无几。”万叶说。记者获悉,目前南昌清音的主要代表人是师承闵氏清音班的范金莲和她的两名学生,以及南昌市东湖区文化馆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而免费培训的一批80后、90后清音演员。但就整个南昌市而言,专业演唱清音的艺人不超过20人。

  朽木逢春:“申遗”后或将走入校园

  正当南昌清音渐行渐远之时,今年10月28日,在南昌清音当代传人范金莲和熊莹莹的率领下,一曲《今日犹闻瀚墨香》在神州大地娓娓唱响,斩获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金奖,再次唤醒了南昌人对于南昌清音这项传统曲艺瑰宝的回忆。

  记者了解到,这次获奖的团队主要由80后、90后的大学生演员组成。22日,记者采访了团队指导老师、南昌清音第七代传人范金莲的弟子熊莹莹。据了解,熊莹莹就职于江西艺术职业学院。2011年,她开始一边跟着范金莲学习南昌清音,一边把自己学到的内容转教给学校选拔出来的11名孩子。“南昌清音不同于其他戏曲,它要求身段、南昌话、乐器都要达标,当时我们根据这些要求遴选出了11名在校大学生。”就这样,熊莹莹和孩子们在范金莲的口传面授下,先后复排了一系列传统南昌清音曲目,其中《今日犹闻翰墨香》一曲,还经过现代的改编,先后赴多地演出,广受好评。

  “现在虽然孩子们许多都毕业工作了,但我们还是常常会聚在一起,排演南昌清音。”熊莹莹说,自己也会经常给身边的人唱几段南昌清音。“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虽然很多人听不懂,但都认为这很好听。”

  《今日犹闻瀚墨香》的折桂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南昌清音的价值。为了让其能够继承传承下去,记者从南昌东湖区文化馆了解到,东湖区正在普查、搜集、整理资料,力争将“南昌清音”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和高校合作,建立保护基地,并在校园中展开清音的教学实践。“现在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正准备着手培养一批年轻的孩子传承南昌清音。”熊莹莹透露。

  万叶也告诉记者,有关部门正着手进行南昌清音的“申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然而,南昌清音如果没有一定的团体和受众去承载,前途依旧未卜。”万叶说,“我们经常能见到京剧、昆曲、黄梅戏的演出,中小学课本里也有戏曲选段,虽然很少人会唱,但这些戏曲是有一定的普及度的。南昌清音如果可以在南昌各种古迹、风景区演唱,又或南昌清音的选段也可进入课堂、课本,提高南昌清音在当代人中的知名度,这对其传承有着极大意义。”

  他山之石:培育社会组织打造传承基地

  作为南昌一项标志性的传统艺术,南昌清音的传承与保护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可仅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去保护,而缺乏执行政策的人,这种保护难免会“无力”了一些。此外,如果在学校建立保护基地,通过大学生群体进行传承,可学生毕竟是流动的,其面临着“毕业后,很少人会选择几乎没有经济收入的南昌清音作为专职”等难题,到那时,南昌清音又该何去何从呢?

  其实,南昌清音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记者了解到,我国的各种传统艺术之所以能在彼时兴盛,其根源在于当时的社会土壤。随着社会变迁,群众的审美、兴趣等发生变化,其衰亡难免会发生。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他们自发形成社会组织,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建档、传承。在南昌传统文化传承里,这类组织的身影也时常可以看到。崛美行动公益发展中心便是其中代表。记者获悉,迄今为止,崛美行动已成功整理了一批民间老艺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于南昌清音,崛美行动负责人阎志强认为,南昌清音因其用南昌官话绘声绘色地说唱世间百态的艺术手段,具有一定的民间土壤,而这种灵活的艺术也相对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如果一成不变,这种艺术要传承下去,很难。但如果我们在保留其精髓的前提下,恰当注入现代元素,再挖掘一批可能会对南昌清音感兴趣的潜在受众,这项艺术要‘活’下去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在与阎志强的对话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内涉及传统文化保护的社会组织屈指可数。有关部门在对南昌清音的保护中,倘若能借鉴相关经验,培育专门传承这种文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这对于南昌清音甚至是别的传统文化的保护,或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哦。

  ■记者沈冠楠/文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