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生态优先 森林水城芳姿尽显
——南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题报道之二
天圆网讯 近几年来,南昌市以“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为平台,结合城区河湖密布、纵横穿越的特点,坚持以水带绿、以水带园、文化育园,先后对“一江两岸”实施了宽范围、大密度的水体岸线绿化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着力打造“林水相依”特色的森林水城。
筑牢林水相依的城建理念 强力打造森林水城
南昌通过大力实施沿江、沿河、沿湖、沿库的增绿、扩绿工程,基本实现了“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建设格局,构建了分布均匀、以片带网连成一体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
其中,在赣江东岸,沿江启动了赣东大堤风光带景观绿化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赣东大堤风光带景观工程南段(生米大桥至三志物流段)的建设,工程全长2.6公里,绿化面积达到95.7万㎡,项目投资近3亿元。该段内风光带景观分为趣味游园区、景观广场区、活力沙滩区、阳光草坪区、草滩栈道区、林荫休闲区。主要建有生态小花园、自行车绿道、栈道小花园、滨江观景步道、景观隔离林带和停车场。
在赣江西岸,实施完成了三期赣江市民公园工程,建设跨度从赣江大桥至生米大桥,全程16公里,是全省功能最全,面积最大,内涵最广的景观公园。前二期南起生米大桥,北至八一桥的赣江市民公园建有亚洲最高的音乐喷泉,世界第二高的摩天轮,中国最高的傩柱,中国最长的赣文化长廊,中国最大的滨江饮食城。整个赣江市民公园已形成一个滨江林荫带,绿地林荫与赣江水面自然融合,南昌市民漫步其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生态文化,还能真切的体会到大自然情趣。
在中心城区,南昌市启动了8000亩象湖景区景观提升改造工程,该区域商业地价每亩达700万元,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政府义无反顾地坚持生态优先。工程包括原象湖改造提升、象湖三期湿地建设、梅湖景区改扩建工程、抚河故道截污整治及昌南大道以南500米范围开发建设,总面积约10.15平方公里。景区建设内容包括将象湖现有的水面与西堤以西水系连通,建设真君路以西绿化控制带,象湖西堤以西打造生态景观路等。根据规划,大象湖景区建设与滕王阁景区、梅湖八大山人景区衔接,在规划上做到野趣化、本土化、自然化的动静平衡性自然风貌,营造出大草地、大树群、大水面的景观效果。
景区建成后,还将形成水系“三通”、格局协调等特点。大象湖景区在进行活化水系后将实现水通、船通、桥通,陆地交通不鼓励车行道大面积铺设,而是以生态性徒步小路贯通各景点。工程建成后,象湖景区还将和梅湖景区、抚河水域连通,成为沟通滕王阁和梅湖景区重要的纽带。
建设林水相融的森林(湿地)公园,大力提升城市品质
南昌依托独特的山水生态环境条件,在城区和城郊重点打造、提升了一批湿地、森林公园,形成了“一园一品、一园一景”的生态景观特色,大力提升了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据了解,高新区继建成艾溪湖湿地公园后,又围绕20平方公里的瑶湖水面,学习苏州金鸡湖、杭州西湖等地的先进规划理念,借鉴国内外生态新城建设理念,高标准规划了瑶湖森林公园,共分为北瑶湖、中瑶湖及南瑶湖三大区域,北瑶湖重点打造特色产业,建设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航空航天科技为主题的公园景观;中瑶湖强化湖与城市对话,突出湖心岛城市形象,打造生态绿化环境;南瑶湖重点体现人与自然融合,打造水上娱乐度假设施。
目前,整个森林公园初展芳容,其中最具人气的当属坐落在瑶湖桥头东岸占地1500亩的瑶湖郊野森林公园。园内共种植乔木4万余株,灌木300余万株。此外,还利用天然瑶湖湖面和湖滩通过人工填沙3万立方米的方式打造了一片极富海域风情的“黄金海岸”,被市民们称为南昌的“马尔代夫”。
实施林水相护的生态工程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南昌是滨湖地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保障疫区人民身体健康、推动疫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南昌市全力推进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近五年来,先后在南昌市血吸虫病的重点疫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和高新区“四县一区”实施林业血防工程24.6万亩。
其中,有效地改变了钉螺的滋生环境,控制了钉螺密度,降低了螺情各项指标,为综合防治血吸虫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建成了一批以杨树、湿地松和泡桐等为主体的速生丰产林及工业原料林,有效带动了我市平原林业发展。
南昌又是一个平原地市,为改变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局面,南昌大力实施了长江防护林(简称“长防林”)工程,这是一项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近五年来,我市共实施长防林工程8.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万亩,封山育林6.4万亩。工程实施建设后,有林地面积得到巩固,均衡了森林资源分布,达到了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效果;可改良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招引益鸟,扩大动物栖居场所,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促进了生态平衡。
同时,充分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以林增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据统计,近五年来南昌市完成了以江河水系为载体的沿水防护林工程15万多亩,水体沿岸绿化率达80%以上,完成了以荒地荒滩造林为重点的滩涂原料林建设工程10万余亩、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工程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