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百余首本土儿歌面临失传

24.03.2015  13:44

  “前拍拍,后拍拍,细伢子洗澡不着吓。”“月光爷爷,保佑娃娃。娃娃长大,上街买卖。买卖攒钱,剁鸡剁肉过年。”······作为南昌市民的你多久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儿歌呢?

  21日为世界儿歌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南昌有百余首本土儿歌,然而由于传承和保护不力,这些儿歌面临失传。传承与保护南昌本土儿歌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现状

  南昌本土儿歌是

  市民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

  记者了解到,南昌保存下来的本土儿歌大致有百余首,分为知识性、思想性、生活性、游戏性等五大类,绝大多数是南昌市民心声的自然流露,是南昌市民真实童年生活的艺术体现。

  “八哥头上一簇缨,穿花线,打花针,做双花鞋送母亲。母亲怀我十个月,月月辛苦也担心,担心担责养大我。我把母亲记在心。”这一首由陶茂健演唱,陶学湖采录的南昌儿歌《我把母亲记在心》反映的是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大月光,细月光,哥哥起来学篾匠,姐姐起来学打底,婆婆起来浸糯米,坛子钵子装得鼓鼓起。”这首由陈三秀演唱,肖传俊采录的儿歌《大月光细月光》展现出南昌人民热爱生活,辛勤劳动的场景。“小皮球,橡胶皮,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首由陶茂伟演唱,陶学湖采录的《跳跃曲》描绘的是南昌孩童快乐游戏的场景。而这些南昌本土儿歌都记载在《南昌民间歌谣集成》里面。

   尴尬

  家中、校园内

  难听到本土儿歌

  昨日,73岁的“老南昌”张大爷告诉记者,现在不管是在家里面还是在学校里面,都听不到南昌本土儿歌。

    “以前家里面的人都会唱儿歌,听上去很亲切,但自从自己的孙子出生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南昌话的儿歌了。”张大爷介绍,小孙子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老师和父母都是教唱一些普通话的儿歌。

  近日,记者走访南昌一些幼儿园和小学了解到,学生口中哼唱的大多是一些通俗流行歌曲,绝大多数学校也不会教唱南昌本土儿歌。“学校的音乐老师大都是年轻老师,老师自己大都不会唱南昌本土儿歌,所以不会教孩子唱。”南昌市西湖区一幼儿园园长向记者介绍。

  在采访中,一些年轻的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愿意让孩子学唱南昌本土儿歌,因为他们觉得本土儿歌很“老土”。

  “南昌本土儿歌是用南昌话唱的,现在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孩子说的都是普通话,孩子学唱本土儿歌没有那种语言氛围。”一学生家长向记者表示。

  国外儿歌在南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儿歌正受到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这首儿歌能唤起几代人的童年记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纸巾的普及,人们把手绢“”了,陪伴一代代孩子成长的童谣也随之被丢弃。

  记者走访南昌多家大型音像店和书店发现,国外的一些儿歌在南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昨日,多名家长带着孩子在南昌东湖区一家书店中挑选《欧美经典儿歌》。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欧美儿歌的书籍十分受家长的欢迎。而当记者问及有没有南昌儿歌书籍时,销售员却摇了摇头。

   在书店中,一名李姓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老师教唱的都是国外的英文儿歌,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学习英文,还能让孩子显得更加时尚一点。

  南昌方言歌曲

  曾被编入小学教材

  “呷稀里哟?侯死宁奈!白猫黑猫守到(咯)八一桥,滕王阁青云谱物华天宝……”曾几何时,南昌方言歌曲《藜蒿炒腊肉》传遍大街小巷。据了解,《藜蒿炒腊肉》早在2007年就已编入小学教材并广为传唱。对此,有关专家称,这样一首南昌方言儿歌能够作为孩子们学习的教材,对于保护南昌本土儿歌具有重要作用。

   据悉,在保护南昌本土儿歌方面,一些热心市民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南昌市民周石麟是一名退休老师,平时喜欢创作一些儿童歌曲。他所创作的儿歌《新同桌》曾在“歌声伴我成长”大赛中获奖。

  周老师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昌本土儿歌是南昌市民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儿歌失传,为传承与保护这些儿歌,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保护

  传承保护南昌本土儿歌

  迫在眉睫

  南昌本土儿歌逐渐从市民耳畔消失,这引起了一些文化专家的担忧。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黎传绪认为,儿歌看似简单,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南昌文化的一个代表,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保护。

  黎教授认为,目前,靠口授传承的传统儿歌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随着传唱这些儿歌的老人相继谢世,大批儿歌将遭到遗弃、逐步消失。

  “儿歌产生于山野民间,率真自然,口口相传,没有经过刻意地筛淘加工,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民族心理有巨大的价值。”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黎传绪认为,传承与保护南昌本土儿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南昌本土儿歌传唱下去。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