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百年杏林薪传三代的“王阿婆”
在老南昌人儿时的记忆里,每每生病,“王阿婆”的一剂药方,似乎成了孩童们逃脱病痛的“保护伞”。上世纪南昌家喻户晓的“王阿婆”,已经成了杏林高手的代名词,这个名字在赣鄱大地传诵了百年之久,至今回响不断。人们甚至几乎忘了“王阿婆”原来的姓名,更不知道,“王阿婆”这块金字招牌已经传承三代,“王阿婆”的医脉已然薪火相传近百年。
回响:
跨越47年的感谢信见证医者仁心
在南昌中医界一直都有“二公一婆三孙”的说法,这“一婆”指的就是在南昌、乃至在江西都妇孺皆知的王阿婆,她在南昌是出了名的儿科中医。昨日,记者来到了“王阿婆”的第三代传人王朝光家,年过66岁的他已退休在家,恰巧在整理祖母的资料,“由于祖屋已拆,我才有时间,不然平时这个时候,我都在忙着给小孩看病。”
记者看到,在一叠又一叠的“王阿婆”资料里,来自各地的感谢信就有数百封,“最近我也在看这些感谢信,从感谢信里追寻我们家这一路传承下来的历史。”说着,王朝光拿出了一封跨越了47年的感谢信,这一封信,见证着‘王阿婆’的医者仁心。
这份感谢信的作者,是原南昌某学院的一位黄姓老教授,他回忆,1962年,他未满一岁的女儿高烧不退,体温高达39度,被医院诊断为夏季热,四处求医不成,最后经人介绍,才找到了王阿婆。
“王阿婆问了些情况,在小孩肩上拉痧似地拉了一阵,开了些药末,并嘱咐我回去用芭蕉叶铺在地上,让小孩躺在上面睡。第二天,小孩的体温就降了下来。”黄老教授在信中写道,女儿的身体在王阿婆手里得到了康复,而如今,他的女儿也成为了苏州某大学的一名教师,他一直就想向王阿婆致谢,却因工作的原因而搁置,到1974年王阿婆去世后,他追悔莫及,辗转得到了王朝光的地址后,才终于在2009年将这封信送来,道出了这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感谢。
追忆:
半夜带着竹床排队看病
第一代“王阿婆”,原名王士清,也就是王朝光的祖母。他回忆,小时候祖母王士清坐诊看病时,家里门庭若市,慕名前来的人熙熙攘攘,一派热闹。“婆婆一天要看上百名病儿。那些抱着小孩来看病的人,有的是深更半夜起来排队,夏天三四点钟就带着竹床来排队。”
“好多都是医院治不好的病,找到我婆婆就治好了。”王朝光说,搜集王士清治病的资料,令学医的他都吃惊不已,“资料很独特,很多都是秘方、偏方。”王朝光说,“以前有个邻居,他小孩高烧不退,我婆婆干脆拿蛤蟆给他治好了。剖开蛤蟆肚子,敷在小孩肚子上,让小孩睡在草席上,烧也就退了。”
王阿婆不仅医术高超还古道热肠。“王阿婆”这个名字自然是有口皆碑。据说她在行医之初还创造性地将中医当中的针灸、推拿、药物治疗融为一体,因疗效显著,很快就轰动南昌,王士清也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特约研究员。
清洁堂里苦守8年磨出一代名医
“我婆婆的医术高明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她的医术是怎么学来的,还真是各有说法。”王朝光说,祖母王士清本名叫朱敖秋,出生于1884年,是清末南昌城里有名的朱家三小姐。朱敖秋尽管幼时聪慧,也只能在家接受少许文化教育。光绪二十八年,十九岁的朱敖秋与王绍福成婚,结束了无忧无虑的闺阁生活,成为王朱氏。“当时她的婆母刘氏,也是中医世家出生,看她聪明,就教授了她不少中医治疗儿科的医术。”
王朱氏28岁时,正值中华民国成立,王家家道中落,丈夫又早逝,年纪轻轻就守了寡的王朱氏再也没了依靠。走投无路的她,送掉了两个女儿,带着儿子和养媳,毅然走进了“清洁堂”。
清洁堂,就是专供年少妇女守节的社会组织,进堂守节的妇女必须年少丧夫,贫而不能自给者才能准允收留。而清洁堂里的日子无疑苦不堪言。“我婆婆以前就说过,一天发八合米,那米用手都能捻碎。一个人一间房子,就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煤油灯,像坐牢一样。”
就这样,王朱氏在清洁堂里度过了清苦的八年,1920年,病重的婆母把她从清洁堂接回家,并把王家的祖传秘方以及多年的行医经验悉数传授给她,让她支撑王家的门户。自此,王朱氏改名“王士清”继承了王家的衣钵,真正开始在南昌挂牌行医,专治小儿疾病。
去世时街边围满送行的人
“找她看病,基本上就是两三块钱,多的时候十块钱,几十年都是这样。”王士清查病细心,用药独特,报酬随意。有的农村病儿无钱抓药,她就免费送药,有的还留宿管饭,人们为感激她而尊称她为“阿婆”,而“王阿婆”这个名字也逐渐在四周传开了。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王阿婆”就俨然成为了南昌人心中的儿童守护神。谁家的小孩生病了,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找王阿婆。“我婆婆这一生,苦过,经历了各种变故,不论在任何苦难的时候,她都是受人追捧和爱戴的,这一点也成了她坚持一生从医的力量。”
1974年,九十岁高龄的王士清重病去世。此消息一经传出,很多人都自发地赶来为她送行。“棺木摆在我家门前,一大清早,许多老人家就头戴白花,带着儿孙前来祭拜。后来我婆婆棺木运到车上,灵车停在三眼井那条街上的时候全部围满了人。听说是王阿婆的灵柩,大家都围着目送,好感人。”
第一代“王阿婆”,跨越了两个世纪,从朱敖秋、到王朱氏、到王士清、再到“王阿婆”,一个名字见证了一段历史,也承载着这个名扬南昌的老中医的一生。
传承:
儿媳继承衣钵成了二代“王阿婆”
当初,那个随着王士清一同在清洁堂守节的童养媳,就是王少清。王少清,原名姚腊妹,是个孤儿,8岁时被王士清带回家当童养媳,从此与王士清相依为命,王士清从医的这后半辈子,她一直跟在身边,耳濡目染。
“我母亲王少清,年仅30岁就守了寡,那时候我才3岁。”王朝光说,祖母一生行医,想要从师于她的人无数,而真正在她身边看着她治病,传承了“王阿婆”衣钵的,就只有他母亲和他姐姐二人。而王少清识字不多,全凭耳濡目染口传心授,努力掌握了王士清传授的儿科医术。“只是我姐姐后来去世,所以第三代的担子才落到了我肩上。”
王士清老人去世后,儿媳王少清继承了“王阿婆”的医术,成为了第二代“王阿婆”。同样以她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患儿和家长解除痛苦,广受好评。“我婆婆去世以后,我妈妈一直支持‘王阿婆’这块牌子,有很多人路过我家时就说,哎呀,这是‘王阿婆’家里,就像一个路标样。”王朝光说,他从医的这四十多年来,总有人路过他的祖屋,进来看一看,不是来看病,只是为了怀念那两代“王阿婆”,“所以我们家是两代寡妇撑起了整个中医世家的名号。”
百年“王阿婆”感动人们
“从我婆婆传到我妈妈,再到我,我们传了三代,近百年。”王朝光说,“王阿婆”的中医儿科早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备选,而他也正在整理以前的处方,研究祖母治病救人的秘方。
“在祖屋拆迁前一个多月,前来看病的病儿家长自愿在笔记本上留下他们关于三代‘王阿婆’的记忆。”让王朝光出乎意料的是,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病人就亲手写下了满满两大本,200多页的留言。“其中还有很多人说,他们祖孙三代、四代人,家里20多个小孩都是‘王阿婆’看好的,‘王阿婆’看病我们放心。我看了这密密麻麻的留言也很感动。”(来源:南昌晚报 记者蒋雅楠贾明实习生文琴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