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南昌的"清明上河图" 万寿宫文化历史溯源

31.07.2015  12:37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每个城市的记忆,总要附着在某个地方。青石板路、木制楼房、雕栏花窗……南昌万寿宫,是一个有着浓郁历史记忆的地方,这里是古往今来多少南昌人的情结所在,也是最能展示南昌商贸文化、移民文化和市井文化的特色街区之一。

    铁柱万寿宫、翠花街、醋巷……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向世人不断描述着历史文化名城南昌的过去。而这些,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南昌的城市魅力所在。

     利玛窦把万寿宫风情传到欧洲

    南昌古城曾有“七门九洲十八坡”的说法,七门是指老南昌的七个城门。其中,广润门位于今天的船山路棋盘街、直冲巷交叉处。根据《南昌方志》记载,广润门又称广货门,说的是进出此门的货物种类有很多。这里钱、盐、粮、“五洋”商店毗连云集,百货、布纱、颜料批发商号大多集中在离城门不远的棉花市、带子巷、塘塍上一带,古老的铁柱万寿宫亦在其附近,因其热闹繁盛,素有“推进涌出广货门”“千船万帆广润门”之称。

    南昌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古街古巷,以南昌万寿宫一带的街区最为典型。如翠花街、罗帛市、胡琴街、棉花市、带子巷、米市街、油巷、醋巷、箩巷、柴巷、煤炭坡、炭巷等,不一而足。 可以说,南昌万寿宫街区是“老南昌”风貌保护最为完整的街区。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梅联华告诉记者,从宋代开始,南昌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带动了这片商贸经济的发展。在清代《万寿宫通志》一书中,有一张清代同治年间重修万寿宫的全景图。从布局图上可以看到万寿宫的整个布局非常合理,让人参观的时候,能够顺着一条游览路线一览无余。

    自《马可·波罗游记》风行欧洲后,整个西方开始了寻找中国的征程。1595年4月的一天,南昌万寿宫内一阵骚动。拥挤的人群中,一个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的大个男子,在人群中显得手足无措,这位“天外来客”便是后来享誉世界的利玛窦。这是历史投射于南昌的一道短促却悠长的光亮异彩,亦是南昌报以历史的一串惊喜。

    利玛窦远涉重洋,遍游中国的许多城市,其中包括南昌。南昌的美丽繁荣人文荟萃令他流连忘返,让他在南昌的棉花市等地居住了3年。其时,南昌以米市著称全国,与国内几乎所有省区均有固定的粮食供销关系。经南昌输入全国的江西粮米,几可左右时局。而以南昌为活动中心的江西“江右商帮”,更是影响全国。利玛窦的一系列札记、书信,亦道出了晚明南昌城市的壮阔风貌。在他与亲友的书信中曾写道:“(南昌)较广州更漂亮、更高尚,……房舍美观,街道广宽又直。”“(南昌)在人口与房屋方面数字也庞大,尤其文人、贵族与秀丽方面也首屈一指,这是我早向往参观的城市。”“它的面积以我的看法,较翡冷翠(即意大利佛罗伦萨)大两倍。” “南昌既宽敞又整洁的街道,牌坊雕得十分精致,比比皆是……

    倘若说,是正在萌芽的商品经济与多元思想并生的社会格局,让利玛窦得以登陆中国。那么,正是商品经济与文人社会均领先全国的南昌,才能以海纳百川的大胸襟,接纳利玛窦,并影响着全国,也借此让南昌万寿宫的名气在利玛窦的描写下传到了欧洲。

     曾是南昌商圈最繁华之地

    街区商业是万寿宫街区漫长岁月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过去,南昌商界曾流行一句很有名的话,“他省他县建会馆、南昌只认万寿宫”,由此可见,万寿宫在南昌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万寿宫街区依然是南昌商圈最繁华的地方。这片街区包括翠花街、合同巷、万寿宫巷、棋盘街、翘步街、箩巷、醋巷、直冲街等十几条街巷。“上世纪初,万寿宫一带成为南昌最早的旺铺街区,瓷器、夏布、丝绸、香料、海产品在这里进出,是当时南昌最大的商业交易市场。就拿翠花街来说,当时被称作‘贸易街’,整个半边街面全是金银首饰店,算来也有二十几家。万寿宫街区内留存的拱门牌坊上‘金城’二字表示金银首饰、黄金珠宝买卖都在这个地方进行,是当时南昌最大的商业交易市场。”梅联华表示,这翠花街和城隍庙一样,多少年来,所经营的各种日用小商品,和人们生活劳动息息相关,它把南昌人民的欢乐、喜悦和嗜好,全融合在一起。而合同巷,北接中山路、南通翠花街,从街道名称人们就不难读出它与旧时南昌商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专营竹器制品而得名的箩巷、专门制售老醋而得名的醋巷,专门买卖渔具土布的棋盘街,专门买卖小菜和土特产的直冲巷,这些带有旧时南昌深深商业痕迹的老街老巷,都在老南昌人心中留有难忘的记忆。在梅联华看来,万寿宫街区这片商圈,变化的是建筑,不变的却是南昌人的生活烟火气。 经过数百年的沉淀,这个古老的街区已成为老南昌精神气质的一种象征。

    青灰色的砖瓦,斑驳的外壁,向外呈“”字的凹式大门,光滑的青石条门槛,勾角镂花的木刻外檐……繁荣的商业聚集,使得万寿宫街区成为当年南昌乃至全省富户云集的居住地。

    万寿宫街区沿街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初期,为中西合璧式风格,建筑多为二至三层,受当时西方建筑理念的影响,临街两边都建有向外突出的木制平台,俗称骑楼,骑楼阳台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木雕,线条流畅、工艺精美。 梅联华介绍:“过去街区中的房子都是骑楼,下面是店面,上面是住家。骑楼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

     万寿宫文化融入南昌城市精神

    南昌万寿宫作为“遍中国十八省”上千所会馆“万寿宫”的总部,“祖庭”地位愈显突出。 在贵州石阡万寿宫就有一副对联:“从南抚临瑞吉以来游翠五府人才于兹为盛,合生旦净末丑而作戏少一个角色便不足观 ”,上联中的南、抚、临、瑞、吉指的就是江西的五个府:南昌、抚州、临川、瑞州、吉安。万寿宫作为江西移民文化的一大象征,由江西商人供乡亲往来中转、歇息、聚集的场所,发展到世界各地逐渐形成了“江西会馆”的性质,它是江西商人的会馆,更是江西移民史真实的写证。

    万寿宫作为赣商的标志性建筑,其建筑本身显示了赣商昔日的辉煌,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所处地段、码头都在重要的地理位置上。全国许多座万寿宫,尽管在建筑规模、建筑风格上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了非常多的江西文化元素,如湖南湘潭万寿宫牌楼上就有“景德镇寿”字的青花瓷,同时又与当地的建筑特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可以说,遍布各地宏伟壮观的万寿宫已成为最引人瞩目的江右商帮及赣人的人文地标式的建筑。 南昌万寿宫是江西的文化名片,是南昌的城市符号,是江西打造文化强省的重要载体之一。

    2007年,“万寿宫文化”入选为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事实上,在南昌绵延千年的万寿宫文化,不仅仅是一份文化遗产,更是一种城市精神。历史赋予南昌的诸多无形与有形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万寿宫文化”的重要内容。梅联华认为,围绕万寿宫所衍发的移民、商贸、旅游、古建、信仰、情缘(乡缘、亲缘、地缘)等等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 传承保护“万寿宫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在他看来,万寿宫文化其实包含了“忠孝两全”的精神文化、“兼容并蓄”的建筑文化、“勇闯天涯”的移民文化和“相帮相助”的商帮文化。生性聪颖、治病救人、为官清廉的许逊受到百姓的爱戴。许逊倡导的“诚信”、“济民”精神,统领江右商帮,成为当时全国赣人商业网络的精神内核。遍布全国的万寿宫,成为容纳海内外赣人共同信仰和乡情的精神家园。可以说,万寿宫文化既是属于南昌,又是属于江西,同时也是海内外江西移民的精神家园。因此,万寿宫文化与“诚信图强、大气开放”的南昌城市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蔡雯捷 首席记者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