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制报》报道:南昌监狱探索顽危罪犯教育改造新模式

06.09.2016  17:36
  •    2016年9月5日的《新法制报》政法要闻版“践行核心价值观,彰显监所好形象”专栏报道南昌监狱探索顽危罪犯教育改造新模式工作做法。全文如下:

      南昌监狱探索顽危罪犯教育改造新模式

      本报讯 邹彦瑛 记者徐小勇报道:南昌监狱针对关押限制减刑罪犯和强化矫治类罪犯思想顽固、行为反复容易成为顽危犯的改造难题,积极探索方法,成立个别教育工作室、整合内外资源引入文化艺术熏陶等,矫正罪犯心理,促使其积极健康文明服刑。

      成立个别教育工作室

      据介绍,该监狱以优秀民警为引领,在十五监区专门成立了以个别教育能手郭彦名字命名的个别教育工作室,重点负责对限制减刑罪犯的管理教育,同时,与相关监区、科室协作,对强化矫治类罪犯开展个别谈话和心理咨询,强化矛盾化解、矫治转化等工作。

      限制减刑罪犯罗某某,入狱后,面对30多年的刑期、家庭的现状,心灰意冷,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了迫害妄想、焦虑等严重心理问题。工作室会同心理咨询师、经管民警对其进行会诊后,制定了详细的矫治方案,对其强化教育疏导,运用心理学的认知疗法等技巧,鼓励他参加监狱组织的各项心理教育活动,使其焦虑感逐步降低,一点点卸下心理包袱,帮助其恢复人际关系,积极参加劳动,平稳地走上了改造道路。

      文化熏陶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该监狱以兴趣爱好成就特色,促使罪犯积极健康文明服刑。十五监区针对罪犯的兴趣、爱好,共开办了10余种兴趣班。其中,通过开办书画兴趣班,使多数罪犯由完全不会到画得有模有样,并举办了13次画展。此外,监区还鼓励罪犯积极参加监狱开展的心理健康操、心理素质拓展运动会、心理情景剧比赛等活动。

      该监区根据罪犯各个改造阶段的需求,整合各种资源,渗透到罪犯的改造生活中。邀请省书法协会专家给服刑人员上书法课;省群艺馆的艺术家们给罪犯排演节目;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教授为限制减刑罪犯上心理健康课,帮助罪犯调节心理,极大地调动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有力地提高了教育改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