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省级创业基地 热闹开场萧条度日

17.12.2014  09:53

  再过一个月,位于南昌经开区白水湖路388号的赛维莱国际企业城挂牌江西(昌北)小企业创业基地就满10年了。这家首期大手笔投资,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开工建设时曾雄心勃勃地宣布:建设一流的别墅式厂房,扶持500家小企业创业,打造小企业基地在江西的最好模式。

  12月16日,记者走访发现,近10年时间过去,该基地目前孵化成功的小微企业不足10家,引进的少数几家企业与原计划引进IT、文化等产业大相径庭。偌大的企业孵化基地尽显萧条,有人甚至在基地养鸡种菜,与门口雄伟的“国际企业城”招牌显得格格不入。

  园区引进企业不足10家

  路过经开区白水湖路,“赛维莱国际企业城”几个金灿灿的大字乍一看很“高大上”,但走进去又是另一番景象。

  据了解,赛维莱国际企业城是由西班牙3G国际集团兴建的新型工业园区项目,2005年1月15日开工建设,并挂牌江西(昌北)小企业创业基地。开工之初,这家小企业基地曾雄心勃勃地宣布:建设一流的别墅式厂房,扶持500家小企业创业,打造小企业基地在江西的最好模式。

  谁料热热闹闹的开场后,基地却陷入了无尽的萧条,企业城并未如期吸引大批小企业入驻,原计划引进IT产业、文化产业、工艺品等热门行业的小微企业,现在生存的却是一些传统粗放型企业,且不足10家。企业城逐渐演变成了人气超低的居民区。

  企业城变无人气居民区

  12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该企业城。门卫师傅说,他在这里上班五六年了,虽然工资只有一千多元,但着实轻松,因为园区里上班人寥寥无几,只有少数业主买了这里的房子居住。

  园区内,一排排别墅式的厂房看上去很高档,但记者走了一圈,只在一块“南昌泰昌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的牌匾下看到一个铲砂的师傅。师傅告诉记者,企业难以生存,准备装修改成住房。在另一栋房屋前,一位女士正在草地上将菜叶切碎,给放养的鸡食用,旁边的绿地已被铲除,种上了绿油油的蔬菜。

  “这地方太偏僻了,如果没有私家车,谁都不会住这里。”一名业主告诉记者,企业城门口的白水湖路修通后,才有业主装修房子,路未修通之前,更是没人气。

  别墅月租2000元无人问

  记者在园区内看到,十多栋连排别墅厂房,只有一些住户零散入住,在外挂有牌匾的企业只有四五家,不少别墅门前还张贴了招租公告。“每栋月租金2000元,可住可做厂房。”业主陈先生说,他购买了该园区一栋3层楼的房子,虽然每月只要2000元,但招租公告张贴一年了,至今没有人承租。

  赛维莱国际企业城一名负责销售的经理坦言,园区内别墅式的厂房早已销完,但确实没什么企业入驻。记者询问企业入驻后是否能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该经理表示,最近几年的情况不是很清楚,之前相关职能部门对小企业的扶持资金发放给了购买厂房的业主。在此孵化的企业想要得到这批资金,只能与业主协商。

  多职能部门均称不知情

  当初定位500家小企业创业的孵化基地,为何现在如此萧条冷清?白水湖管理处一名干部告诉记者,辖区的招商由经开区招商局负责、选址由规建部门负责。“赛维莱国际企业城只是坐落在白水湖管理处地界内,其他方面与管理处毫无关系。

  记者随后来到经开区管委会,就赛维莱国际企业城为何选址在此,当时挂牌、扶持资金等问题先后向招商局、规建局、社发局等部门进行了咨询,但各部门负责人均表示不知情。“这项目都快10年了,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我们确实不清楚这方面的事情。”经开区管委会一干部说。

  “融资难早已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的匮乏、场地的制约,也阻碍了小微企业创新与发展的脚步。”南昌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想突破发展瓶颈,政府部门要为小微企业减负,在土地、房租补贴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更多扶持。没有政府的公益性服务,小微企业很容易陷入“自生自灭”的状态。

  文 江南都市报记者汪清林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