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破获系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公布18种常见的形式和手段

23.07.2014  11:38

  投资管理公司采取虚假宣传、高息诱惑等手段,向不特定对象非法吸收存款。7月22日,南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通报称,该支队破获了系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目前,共查封取缔有明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倾向的公司15家,抓获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为受害的市民挽回经济损失3000万元。采访中记者获悉,大部分受害者都是被高额利息吸引的中老年人。警方公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主要表现形式及作案手段,提醒广大群众谨防上当受骗。

   案例

  咨询就送米送油 3天非法吸金23万

  2014年元旦前夕,西湖公安分局民警接到群众反映,船山路新开的江西汇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办理理财业务,最高年收益达到18%。公司开张时,连续一个星期向前去办理业务和咨询的人赠送食用油、大米、雨伞、纸币等物品。

  如此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引起了西湖分局经侦大队的警觉。民警秘密侦查发现,该公司就在银行隔壁,装修风格与银行一样,门口有不少人在散发宣传单,宣传单上称,该公司是经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备案、经省政府批准、南昌市工商管理局核准成立的专业管理公司。

  然而,民警分头到省政府金融办、省银监局等有关部门调查,查实该公司在上述部门没有任何审批手续,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也明确规定,不能从事涉及金融、保险、证券、期货等业务。

  2014年1月3日,即公司开张第3天,西湖经侦大队对该公司进行了查处,现场封存了所有账户和资料。经清查,该公司3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3万元,民警当即责成该公司于当天全部退还非法吸收的存款。

  22名河南人在南昌设立15家投资公司

  西湖警方在对此案进行调查中发现,辖区内还有5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公司,遂将情况向上级汇报。

  南昌市经侦支队经查,发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南昌范围内,有22名河南籍人员在南昌设立了15家投资管理公司,这些人均是80、90后。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人在南昌开设的公司并非挂靠在母公司下的分公司,均是自己在南昌工商部门申请的营业执照。

  为了防止这些非法投资公司将已经吸收的公众存款转移,南昌市经侦支队立即组织民警同时对15家公司开展秘密查控。

  非法吸金3000万元 警方迫其全部返还

  5月7日,警方对15家公司之一的江西胜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查处,查实该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00余万元。由于该公司将所有非吸款项全部汇入河南的账户,民警当日赶赴河南,找到幕后母公司,迫使其分批将非吸款全部汇回南昌公司退赔,截至5月22日,该公司所有非吸款项全部退还给群众。

  5月8日,西湖公安分局对江西郑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立案查处,查实该公司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00余万元,迫使其在3天内全部退还。

  5月22日,青云谱公安分局依法对江西金鹤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立案查处,查实该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7.5万元,迫使该公司在3天内全部返还所有非吸款项。

  与此同时,南昌市公安局还组织经侦民警和派出所民警与工商、金融办等行政执法部门联合行动,对其余12家尚不够立案查处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逐户上门开展工作,责令其停止所有活动。

  经过4个多月的深入调查,警方抓获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为受害市民挽回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

  特征

  装修风格像银行 各种证件挂大厅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通过对这15家投资公司的深入调查,发现这些公司办公场所大多设立在繁华地段,特点就是装修风格与银行类似,但内外部装修比银行气派,甚至不少公司的店面就挨着银行。“有些市民往往把这些公司当银行,走进去存钱。”民警说。这些投资公司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照摆放在显著位置,很容易让人相信是大规模的正规公司,具有明显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

  与此同时,受害人群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以及个别的空巢老人,而非法投资理财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看着老人就叫“爷爷、奶奶”,端茶送水陪聊天送礼品,将中老年人哄得团团转。

  由于防范意识较低,很多受害人都是瞒着家人把自己的养老金拿去投资希望有所回报,在没有看清楚合同的全部内容就将血汗钱投进去。在民警办案过程中,依旧不予理解,甚至认为民警阻碍了他们的发财路。

  提醒

  12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进行非吸;二是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吸;三是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吸;四是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吸;五是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吸;六是利用民间“”、“”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吸;七是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吸;八是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吸;九是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吸;十是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吸;十一是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吸;十二是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吸。

  6种主要作案手段

  一是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谎称已经获得或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二是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义,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或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存款;三是以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为旗号,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 携款逃匿;四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验、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五是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后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六是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存款,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

  文/图 龚雅静 江南都市报记者张凯 实习生朱源杰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