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绿量”大幅提升 城区绿化覆盖率42.08%

06.06.2015  10:05

  2010年10月,为全面提高绿化水平、建设美丽城市,南昌正式向国家林业局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营造城市森林、建设森林城市,维护生态安全、提升城市品位。2011年8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近日,记者从《南昌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中了解到,我市确立了“森林水城、美丽南昌”的森林城市发展理念,提出了“一轴一心、两扇两翼、十核百廊千村”的森林城市建设布局。

  “一轴”指赣江生态文化景观轴,“一心”指生态宜居文化都市。“两扇”即鄱阳湖生态发展区和军山湖青岚湖生态经济区;“两翼”即北部梅岭峤岭生态运动与假日游憩区和南部田园游憩与绿色产业发展区。“十核”,指的是通过整合现有精品生态、产业资源,加快建设一批品位高、立意深的大型综合服务基地,建设十大生态文化与绿色经济综合体。“百廊”,即百条城市骨架生态景观防火通道,以抚河、赣江、乌沙河等主干水系和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城市主干道交通网络为骨架,在市域范围内形成林路相依、贯穿城乡的生态廊道网络;“千村”,即建设千个美丽村庄。

  据悉,我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五年来,以深入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为载体,市级财政每年安排3到4亿元专项资金,大力实施城乡森林绿化工程。按照《总体规划》,以都市森林公园为“”、都市绿色长廊为“线”、城乡森林板块为“”、城郊生态绿化为“”,构建了“中心城区生态景观、近郊生态产业区、远郊生态屏障”三大森林生态体系,形成了“常绿和落叶并举、速生与慢生兼顾、林相和季相搭配、平面与立体结合”的绿化景观,打造了“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浓度、四季有景、连接城乡”的绿色纽带和风景线,全市“绿量”、“绿质”得到大幅提升,森林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剔除水面和自然湿地面积计算)已达到35.0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08%,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4平方米;已建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圣水堂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5个;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江西省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9处,保护区总面积122491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6.6%;建有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瑶湖郊野森林公园、象湖湿地公园、澄碧湖湿地公园、望城滨水湿地公园、磨盘洲湿地公园、渔舟湾湿地公园和孔目湖湿地公园等8个湿地公园。

  近五年来共完成新造林面积74.33万亩;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 91.4%;建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3处,省级科普教育基地7处;每年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共计1000余万人次,义务植树2500余万株,义务植树基地13个,全市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9.9%;对全市现有1571 株古树名木进行了普查建档和挂牌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率100%;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支持率、满意度均达90%以上。(记者 胥岩)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