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荣获“六五”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称号
普法教育覆盖96%南昌人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建设法治南昌、文明南昌、平安南昌为中心,积极创新普法手段、拓展普法阵地,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全面完成了“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有96%以上的公民普遍接受法制教育,全市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5月26日,南昌市荣获“六五”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称号,是江西省唯一被确定为全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的设区市。
“法治夜校”为农民工进行法治宣传
“马上进入夏季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用工单位需要给你们发放‘高温补贴’,如果你们没有领到,可以提出申请。”6月8日晚,东湖区永溪村委会会议室内人头攒动,数十位农民工坐在一起,聆听了一场特殊的讲课——农民工“法治夜校”讲座。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很多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吃了不少暗亏,而在“法治夜校”课堂上,他们不但能向援助律师提问,还能学习到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这只是我市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抓住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五类人”为重点普法对象,积极推动普法重心下移,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不断提升,取得明显效果。
全市有96%以上的公民普遍接受法制教育,98%以上的县区、部门和基层单位达到依法治理工作目标,96%以上的行政村、社区达到“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标准。与此同时,我市已建成了9个法治主题公园(广场),让市民在休闲、娱乐、健身的同时,还能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领导干部、公务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日益增强,基层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市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新模式实现随时随地普法
为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快捷、影响力大的优势,我市还先后开设了“南昌市手机普法报”、“南昌普法”微博、“南昌普法”微信公众号、“南昌司法行政网”,通过构建手机彩信、微博、微信、普法网站四位一体及优势互补的立体化宣传网络,使普法工作融入群众的生活,实现了普法工作的“互联网+”新模式,进一步拓宽了普法渠道,扩大了普法受众群体覆盖面。
在八一公园内的百花普法生态园,群众只要拿出手机扫描展板上的二维码,就立即能够接收到“东湖微普法”的页面,法律知识、法制新闻、法律服务等信息一应俱全。
截至目前,“南昌市手机普法报”已发送普法手机彩信500余万条;“南昌普法”微博已发布各类法治宣传信息400余条;“南昌普法”微信公众号推送普法微信40余期;“南昌司法行政网”发布法治信息300余条,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通过积极探索具有南昌特色的法治文化发展之路,我市全力打造法治江西“首善之区”,今年5月26日我市荣获“六五”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称号。此外,我市还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等称号,是江西省唯一被确定为全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的设区市。市司法局副局长、市普法办副主任邹智敏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继续创新普法宣传模式,拓展普法宣传阵地,全力建设法治南昌,为“七五”普法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肖宁盛 首席记者 张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