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街头近百只咪表名存实亡

27.02.2015  13:31

▲咪表成街头昂贵的摆设。本版图片 晨报记者 李小聪

  停车难、停车乱一直是城市治理中的顽疾,为解决这一难题,南昌在2001年引入了咪表计时收费管理,不需专人看守,只要办理一张咪表卡,把车往指定的泊车位上一停,把卡一刷,就能缴费。每只动辄上万元的咪表,作为国外停车计时刷卡收费的先进管理工具,却在南昌“寸步难行”。记者走访发现,象山北路、叠山路等道路规划的176个咪表泊车位早已不再刷卡停车,近百只咪表名存实亡,成为南昌街头昂贵的摆设。

   智能咪表泊车收费被人工收费取代

  咪表一词源于香港,即电子计时表。所谓咪表泊车管理,就是采取国际通行的咪表计时刷卡收费的方式,提示车主在占用道路停放车辆时,应有时间观念和缴费意识,以减少机动车对道路的占用时间和空间,提高道路通行功能。每只咪表管理前方相对应2个及以上车位。每次停车收费要进行两次刷卡,停、取车各一次。

  2001年,南昌引进咪表工程,目的是要在整个南昌推行停车刷卡收费方式,避免停车位被部分车辆整天占用,促使司机为了节省费用尽快离开,达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据悉,此工程共投入200多万元,在叠山路、象山北路以及苏圃路安装了176个太阳能咪表泊车位,采用IC卡刷卡停车模式。起初司机的消费热情很高,几千张卡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被买光。然而,近日却有市民表示,智能收费的咪表成了摆设。

  “象山北路、苏圃路上的咪表收费的泊车位全部采用人工收费了。”家住东湖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也办了一张IC卡用来刷卡停车,那时候根本不需要人工收费,停车刷卡就行。但几年前,这里的咪表却刷不了卡了,全部换成了人工收费。

   南昌近百只咪表名存实亡

  据了解,2001年,南昌市在叠山路、苏圃路和象山北路上设置了176个咪表收费的泊车位。近日,记者来到了南昌市象山北路,只见人行道上竖着几十只咪表,一旁的告示牌上清楚地写着使用方法和计费标准,告示牌落款时间为2001年6月1日。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咪表高度约1米,分为表头和表身,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少数咪表更是东倒西歪。仔细一看,几乎所有的咪表的液晶显示器均无法显示。

  随后,记者又来到苏圃路、叠山路,眼前的景象更令记者吃惊:之前一排排咪表有的已经不见了,有的咪表只剩下底部短短的一截,表头和表身“不翼而飞”。而之前停车刷卡的场景也看不到了,司机停车后都是直接向收费员交钱,近百个咪表名存实亡。

  象山北路、叠山路等原咪表泊位旁均有几名身着红色马甲的收费员现场收费。见有车辆进入停车位,收费员就用粉笔在车轮上注明停车时间。

  “现在都是人工收费了,咪表早就不用了,因为停车费是按时间计算的,所以要注明时间。”象山北路上一位收费员告诉记者。

   仅设置在三条路上制约咪表全面推广

  据了解,南昌街头的咪表采用IC卡刷卡方式,用户要在IC卡内预存一定的金额。在车位停好车后,将IC卡插入咪表上的卡槽,液晶显示屏就会显示卡内的余额,然后用户按左、右键选择所停的泊位,待指示灯转为绿色后拔卡,咪表就开始计时。取车的时候,再将卡插入,按键选择所停的泊位,液晶显示屏显示停车时间和扣除金额,等到指示灯重新转为红色后,用户就可以取车离开。

  另外,记者了解到,用咪表停车、刷卡、离开,前后不到一分钟,与等待人工收费员找零相比,时间差不多。但是要想使用咪表,必须买IC卡,卡内还需要预存一定金额。

  “我们本想在全南昌市推广使用咪表,但政府只划给了我们三条路,很多司机说买一张卡只能在三条路上用很不方便。”记者从南昌金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了解到,由于购买的IC卡仅能用于象山北路、叠山路以及苏圃路上咪表泊位,用卡的机会特别少,导致难以推广。

  “能用的泊位数才100多个,后来苏圃路上的咪表和叠山路上的大部分咪表又因道路改造挖掉了,剩下的咪表就更少了。”现场一位收费员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2000年南昌市曾计划建设1500个咪表停车泊位,但到2001年,只有象山北路、苏圃路、叠山路的176个咪表泊位正式获批,由于咪表泊位数量过少,导致这种收费方式难以推广。而到目前为止,仅有的三条路上的咪表也都名存实亡,负责运营这些咪表的公司,只好重新启用人工收费。

   咪表成街头昂贵的摆设系资源浪费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城市开始引进咪表,以改善停车难、停车乱的混乱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采用过咪表管理停车的城市至少有50个:北京从1999年开始应用咪表,但绝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武汉市咪表使用率不足10%,沦为街头摆设;海口市10年间4次更换咪表设备;另外,杭州、石家庄和长沙等城市,咪表应用也纠纷不断,相关部门干脆叫停了咪表项目。

  咪表泊车曾流行一时,如今咪表却遭遇尴尬局面,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安装的设备就这样不被人认可,实在令人痛心。

  家住叠山路的杨女士,每天上下班都要穿过象山北路和叠山路,但每次看到贴着小广告、破旧不堪、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的咪表时,杨女士感慨:“咪表在外国城市交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巨大,但这个舶来品到了南昌却变成了一堆废物。” 据了解,咪表造价并不低,从最初进口的几万元一只,到后来国产的一只上万元。“这么多咪表就这样闲置着,成为街头昂贵的摆设,无疑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此,有专家表示,南昌停车难、停车乱的情况越发严峻,希望制定相关监管机制,重新启动咪表智能收费系统。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