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大墓主棺清理发掘方案或将再度进行调整

17.12.2015  08:57

  随着主棺清理发掘的正式启动,考古发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12月16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对主棺棺柩东侧和北侧的壁板进行了拆解,为下一步清理主棺腾出空间。

  据专家介绍,针对主棺的清理发掘方案,要等东壁板和北壁板全部拆解后,专家组视情况再作决定。届时,仍有可能现场清理,如果发现主棺内有大幅衣衾和丝织品,则选择整体打包提取。看来,想要一探主棺内的真容,还得耐心等一等。

  

  提取出来的主棺椁木。

  

  压在椁木底下的青铜器。

  【现场】

  拆解壁板为清理主棺腾出空间

  16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考古发掘现场,不少专家正在针对主棺东侧和北侧的壁板如何拆解商讨方案。“因为棺柩的位置紧挨着主椁室东侧和北侧,如果不取掉这些壁板,下一步的工作就无法进行。”据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介绍,把主椁室的北壁板和东壁板拆解完,把椁板运出来,可以为主棺的清理腾出工作空间。

  当天,在拆解壁板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不少壶、碗状的青铜器、漆器等文物。由于被压在椁木底下,有的破损比较严重。据现场专家介绍,这些文物应该都是回廊的随葬品,由于东晋时期地震导致主椁室倒塌,被压在了椁木底下。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青铜器、漆器都位于东侧壁板下,对应这个位置的回廊为厨具库。专家判断这些文物应该属于厨具一类,由于还没有进行提取,暂时难以判断其品质。

  【发掘】

  首次出土精美凤鸟纹绪银漆碗

  在此前主椁室的考古发掘中,南昌西汉大墓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金器、玉器,还有很多制作精巧、色彩鲜艳的漆器。昨日,记者了解到,考古人员近日清理出一件保存完好的凤鸟纹绪银漆碗,这也是目前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出土的唯一有如此工艺的漆碗。

  专家称,这只碗外侧修的是黑漆,内侧主要修的红漆。在整个口沿,还有碗身和碗底部位,有扣银边。在口沿的内侧以及器身银边的上一个部位,还有一圈精美的纹饰。“像这样用银边装饰的漆碗,在南昌西汉大墓中是第一次出土,漆碗工艺考究,上面的纹饰依然清晰可见。”专家表示,碗底的纹饰是云凤纹,可以看到3只凤凰的图案,不仅比较清晰,而且造型也简洁明快。

  据了解,凤鸟在西汉时期有祥瑞的象征,暗示着墓主身份的尊贵。不仅如此,这只漆碗的底部还有落款,用汉隶刻了“绪银碗十支”。专家推测,这种绪银碗应该有十个,但目前只发现一个。

  【方案】

  主棺清理发掘方案或又有变化

  15日,专家透过主棺缝隙看到,主棺内的遗存非常丰富,并且保存较好,因此决定通过整体套箱打包方式运往1公里外的低氧实验室进行清理。不过,记者昨日从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这一方案或许又有变化。

  目前,考古专家对主棺清理发掘设计了两套方案。据专家介绍,打开主棺棺柩东面和北面侧板后,专家组将视情况再作决定,这个过程可能还要三四天。“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发现主棺内有大幅衣衾和丝织品,一定要整体打包。因为纺织品对空气、氧气的要求很高,一定要在低氧条件下才能保护好。”专家表示,如果发现棺内没有纺织品,也有可能会现场清理,缩小箱体面积,减轻重量后,再运往实验室。总之,一切以最大限度保护文物为第一原则。

  那么,墓主的尸骨还在吗?据专家介绍,由于墓室早年发生过坍塌,棺柩已经断裂,保存得并不完好,密封性也不强,加上墓室渗了水导致棺柩常年在水里泡着,因此尸骨完整保存得可能性不大。

  据了解,由于主棺清理发掘的方案还在调整和优化,原定于本月25日举办的专家论证会和新闻发布会也有可能会延期举行。看来,要揭开南昌西汉大墓墓主身份的神秘面纱,还得耐心等一等。(文/聂强 记者陈文秀 实习生项冲 图/记者许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