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大墓文物提取工作谨慎有加

17.12.2015  08:56

   主棺提取方案再次调整

  昨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棺清理工作继续进行。为了主棺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开展,考古人员对主棺东北两壁的椁板进行清理提取。而15日初步确定的整体打包提取方案也再次进行调整,将根据拆除椁板后的主棺文物情况决定是进行现场清理还是整体打包。

  主棺清理发掘方案再度调整

  昨日上午,记者在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考古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在主棺周围进行清理,并对主棺东壁和北壁的椁板进行提取,为下一步主棺内部的发掘清理创造一个更大的工作空间。

  在主椁室主棺所在位置,记者看到棺柩上方已被海绵与白色塑料布包裹住。据专家介绍:“在拆除东壁和北壁的椁板后,如果主棺内还有大量的丝织品,关系比较复杂的话,我们还是要整体套箱进入实验室的低氧工作间进行发掘清理。如果情况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就可能现场清理。

  据了解,围绕主棺东壁、北壁的椁板提取工作还要进行两天,随后将进行三维扫描,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将再次对主棺进行清理。专家初步估计,主棺清理工作将耗时10多天。

  此外,南昌西汉大墓至今已经出土了近2万件文物,那么墓主究竟是谁?是不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呢?专家论证会和新闻发布会将择期举办,正式揭晓墓主的身份等信息。

  文物提取过程确保万无一失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文保专家李存信告诉记者,将主棺整体“打包”运往实验室后再提取文物是最好方式,实验室有各种先进仪器和低氧工作间,能让文物得到最妥善的保护。

  据介绍,南昌西汉大墓实验室考古间内专门搭建起20平方米低氧工作间,采用“低氧气调链技术”对出土重要文物进行保护及修复。这是文物保护技术方面的创新防护措施,在国内考古界首次使用。由于主棺内可能埋藏着许多不可预知的文物及文物信息,因此考古专家需要宁静、稳定、安全的环境。

  从目前的主棺状况来看,专家认为由于墓室早年发生过坍塌,棺柩保存并不完好,密封性也不强,加上墓室渗了水导致棺柩常年在水里泡着,尸骨完整保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主棺内玉器、金器、丝织品肯定很多,因此,在该阶段的发掘清理、文物提取过程中,多台照相机、两部摄像机将不间断跟踪拍摄,努力做到“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

  相关新闻

  大墓考古发掘成果展昨日落幕

  本报讯 (记者 徐蕾)昨日下午四时许,长达一个月的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成果展正式落下帷幕。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成果展自11月17日在省博物馆展出以来,共吸引了超过18万人次前往参观。

  昨日下午,记者在省博物馆看到,虽然已经临近展览结束,仍有不少市民结伴前来观展。在新西兰读书的市民万可前天才回到南昌,昨天就带着家人一起来观展。“之前就听家人朋友提到了西汉大墓,感觉特别自豪。回来时还怕赶不上看这次展览,还好在最后一天赶上了,特别激动。

  市民任云龙专程赶来抓紧最后的机会再次品味这些两千年前的精美展品。“这已经是我第5次观展了,平常我就对汉代文化特别感兴趣,在别人眼里这些文物是一成不变,但对我来说是常看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李雨溪 首席记者 徐蕾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
关于2018年5月我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通报抄告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