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规范打车软件 监管如何把好方向盘?

27.03.2014  11:50

打车软件虽好问题也多 南昌禁止高峰时段使用

    上月单笔补贴均超10元的打车软件近期频繁降补,“快的”和“嘀嘀”的价格战渐趋尾声。目前,在南昌,使用“嘀嘀”每单可获补贴4元,“快的”的补贴则降到每单3元。此外,打车软件还在包括南昌在内的多个城市受到限制。

    南昌城市客运管理处曾发出通知,3月14日起,禁止出租车司机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在固定城区范围内使用打车软件,违者将被扣减相应服务质量信誉分数。据南昌市客管处办公室副主任吴卫平介绍,政府出台此举的初衷不是限制打车软件,而是希望引导司机合理使用打车软件,旨在保证交通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同时减少消费纠纷。

    政府伸出“引导之手”后,打车软件的后话将如何分解?3月26日,记者对此进行了关注。

    交通安全事大

    政府不得不管

    3月3日,吴卫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快的”和“嘀嘀”两款打车软件均未在客管处报备,不在政府的监管范围内,但南昌暂不会对市场上现有的打车软件进行限制。10天后,客管处却发出部分时段和区域禁用打车软件的通知。对此,吴卫平解释称,经过2个多月的高度关注,客管处发现,许多司机在仪表台上支起2台手机抢单,南昌出租车交通事故明显增多。

    “3月4日凌晨,南昌一出租车司机为抢单造成两车相撞,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吴卫平说。对于打车软件对行车安全造成的威胁,出租车司机杨师傅深有体会。据他介绍,开关软件、刷新界面、点击抢单、联系乘客、接受支付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司机看手机操作,司机开车时极易分心。3月份补贴下降以后,为安全起见,杨师傅便没有再使用打车软件抢单。

    在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沈桥林看来,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例明确规定,驾驶员不得有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驾驶行为,但是南昌出台相关禁用规定还是稍显冒失。“高峰时期禁用,因为用打车软件危险,但是非高峰期使用难道就不危险吗?”沈桥林认为,用行政手段规范打车软件市场,应该基于充分的调研和数据收集。“用法治思维来看,政府应该事先召开听证会,经过讨论,该不该管以及怎么管的问题便会越辨越明。

    市场秩序受扰

    政府该不该管

    “急着出门,没用打车软件,结果站在路边就只能看着一辆辆空车过而不停。”南昌市民付小姐说,在多次扬手打不到车后,她现在出门打车基本上都会事先在手机上下好单。

    在打车软件出现以后,早晚高峰期间,南昌出租车GPS显示的实载率从55%左右上升至60%以上。据悉,出租车实载率若超过55%,打车难问题则较为严重。此外,因为现有的两款打车软件中存在“加价约车”,地方管理部门因此质疑其扰乱了市场秩序。

    “打车软件的价格战加剧了打车难问题,这有损于乘客的公共利益。”省政协委员、律师刘良欢表示,客管处介入管理规范,对于早晚高峰期或打车难高发区域科学调度,这是维护社会公平秩序的表现,可以理解。

     消费纠纷增加

    政府应怎么管

    记者调查发现,在使用打车软件的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爽约”和“拼客”引起很多争议。对于出租车司机刘师傅来说,使用打车软件后,虽然每月的收入比平时多了,但乘客经常爽约让他苦恼。“我抢好了单开车去接乘客,有的人却在等候的途中坐上扬手召的空车走了,我等于是白跑一趟。”刘师傅坦言,有时候实在恼火,他会打电话过去数落对方不诚信。

    除了司机对不诚信的乘客有意见,乘客对急于抢单随意拼客的司机也颇有微词。记者从南昌市客管处了解到,打车软件流行以后,该部门接到的有关司机随意拼客的投诉比往常多了几倍。“我有时还在车上坐着,司机却用另一部手机顺路抢单,拼客就这么越来越公开化。”经常用打车软件叫车的南昌市民马先生说。

    因为打车软件的补贴政策均属独立运营商的市场推广行为,使用软件的乘客和司机一旦产生纠纷,客管处一般会拒绝受理相关投诉。在这一点上,刘良欢认为,既然相关部门已经针对打车软件带来的不公采取了措施,同理,该部门也应为打车软件带来的不诚信提供纠纷解决渠道。“出台本土化的手机软件固然是好事,但是在其未面世之前,还是需要解决现有纠纷的监管机制。”(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 万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