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也有地铁"4S店" 首列"南昌造"地铁列车下线

14.12.2015  10:11

  本报南昌讯(江西日报记者余红举)再过十余天,在南昌就可以乘坐地铁1号线了。更可喜的是,南昌本土制造的地铁列车也将投入1号线运营。12月12日,记者了解到,南昌北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首列地铁列车下线并完成动态调试,即将投入到南昌地铁1号线运营,这实现了地铁列车的“南昌制造”。

  据了解,南昌地铁1号线试运行的列车均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订购。去年3月10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西铁路投资集团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在新建县长堎工业园龙头岗新区组建了占地600亩的南昌北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在南昌制造的首列地铁列车下线并完成动态调试,填补了江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空白。”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从开工、竣工到投产、下线仅用10个多月时间。近期,包括首列“南昌造”在内,该公司将有三列列车投入南昌地铁1号线运营。

  据介绍,地铁列车一般运行5年,就要整车“架修”,车轮、转向架等重要部件要拆下来检测;列车运行十年左右,就要进行“大修”——厂修。“南昌北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基地将为南昌地铁列车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无论是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订购,还是南昌本土制造的地铁列车,以后架修、厂修都可在南昌完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家门口地铁‘4S店’。”该企业负责人说,南昌北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一期建设完成后,将具备地铁、城际车辆、现代有轨电车的检修及架修、大修100辆/年的能力。

  目前,南昌北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组装调试联合厂房已竣工投产,一期工程计划明年2月完工。建成后,将形成地铁200辆/年、城际车辆200辆/年、现代有轨电车200辆/年的制造能力,覆盖江西省,辐射整个东南部地区的地铁、城际铁路、现代有轨电车等相关市场。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年利税总额达6亿元。

  “地铁车辆制造的拉动效应是1∶3.6,打个比方,南昌地铁本土制造10亿元的产品,围绕这条产业链会产生36亿元的带动效应。”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查伟雄表示,目前,不少南昌制造企业都在地铁建设中分得“一杯羹”,如南昌电缆厂生产电缆,南昌齿轮厂生产盾构机上的刀片,方大特钢生产屏蔽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