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级”企业达16家 南昌高新区打造光电及通信产业集群

05.07.2014  18:05

  本报南昌讯 (江西日报记者朱雪军) 南昌高新区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积极培育发展以电子通信、LED、微电子等为主要特色的,目前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链较完备,品牌优势凸显。记者7月3日在采访中获悉,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信产业企业有90余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16家,超10亿元的企业有一元数码、联创光电、联创电子、荣晶科技等6家。

  南昌高新区拥有较完整的手机产业链,园区企业能生产90%以上的手机零部件,如菱光科技的液态镜头,联创电子的摄像模组、触摸屏,中兴通讯的主板贴片,联创宏声的受话器、耳机,一元数码的芯片封装等,为手机产业集聚打下了坚实基础。

  南昌高新区还是全国首批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之一,LED产业拥有晶能光电、联创光电、晶和照明等知名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30多家,形成了从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制造到封装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国家硅基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落户南昌高新区,产业发展态势喜人。

  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信产业集群内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较高。其中晶能光电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硅衬底发光二极管技术,是全球第三家、国内唯一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LED企业;晶和照明运用自主创新的“非对称蝙蝠翼形配光透镜”技术研制出“百变系列”LED路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出后立即获得来自南美洲的订单;联创宏声的电声器件产量居全国第二,教学头戴耳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联创电子拥有中兴、宇龙、海信、天宇、TCL、海尔等一批优质客户,产品供不应求。

  光电及通信产业是知识、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高创新性和高更新率的特点。南昌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依托,着力培植完善产业链,逐步构筑以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光电及通信产业体系。去年园区光电及通信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6.14亿元,预计2014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5%。

  【专家点评】

  原创技术引领

  应用拓展推动

  黄美昌(省工信委电子信息处处长):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南昌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保持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势头,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区内光电及通信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集中体现了南昌高新区注重发挥原创技术的引领作用和整机企业的带动作用,既形成了LED外延材料和芯片制造技术的竞争优势,带动了封装和应用产品生产的较快发展,呈现出上游企业引领中下游企业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拓宽应用领域,中下游企业推动上游企业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又提升了整机企业的产能和规模,促进了区内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链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