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1天,进博会的全球展商这样看中国经济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不变;在贸易摩擦等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有关中国经济的新变化、新问题也为全球展商热议。
倒计时1天,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即将拉开帷幕。全球展商齐聚上海,带来各具特色的进口展品同时,也带着他们对中国经济、中国市场的关注而来。
盛会前夕,中国经济的新走向引起全球聚焦。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不变;在贸易摩擦等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有关中国经济的新变化、新问题也为全球展商热议。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全球展商,畅谈他们对中国经济、经贸问题、消费市场、中国扩大开放等领域热点话题的看法和建议。
谈消费 ——消费变化,是近期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从统计数据看,今年以来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稳定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但一段时间来,也出现了一些对消费增长担忧的声音,甚至互联网出现“消费降级”的观点。
进博会上全球企业带来丰富的展品,一大目的就是来评估中国市场的购买力,那么,他们眼中的“中国消费”是喜是忧?
通用汽车全球副总裁、通用(中国)总裁钱惠康:
汽车市场,是观察中国消费需求一个很好的角度。中国汽车市场十分特殊,一是市场竞争激烈,二是消费者需求极其多样化,这也是二十多年来市场发展的显著变化。 尽管今年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增长放缓,但我认为这是中国汽车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过程,是一个正常的趋势。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预计到2025年中国车市整体会达到每年3500万辆的规模。
近几个月以来,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有所下滑,但豪华车等细分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因此,我们将继续抓住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不断拓展产品型谱,聚焦深受消费者青睐的SUV, MPV及豪华车等细分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罗氏(中国)总经理:周虹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过去人们的消费需求往往聚焦在“有没有”,而现在大家更多关心的是商品“好还是不好”;对于年轻人,这个需求更升级成为“适不适合我”,个性化商品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在医疗领域也逐步明显,人们重视健康,需要个体化和精准的健康医疗,我们希望通过中国扩大进口的一系列政策,把更多符合中国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带到中国,推动健康中国的实现。
德勤中国创新主管合伙人刘明华:
中国在过去数年间经历了持续且高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网络零售全球第一的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中高收入人群的增加和财富的积累,使得中产阶级成为影响中国消费市场的核心力量。财富积累在过去十年已经带来了消费模式上的明显变化:基本必须品支出占比下降,消费支出的种类正跟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多。同时,消费的满足感也从简单的数量满足向着品质化、高端化、健康化、体验化等多元需求发展,推动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
从最终消费对世界消费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来看,2013-2016年间,中国最终消费对世界消费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3.4% ,高于同期的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从最终消费的年均增速来看,2013至2016年间,中国以年均7.5%的增速高于上述地区最终消费的年均增速。 所有的数据表明,中国对全球消费增长具有突出贡献,持续增长下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
普华永道中国上海主管合伙人黄佳:
中国经济往前走,要把潜在消费力,或者“打问号”的消费力释放出来,这样才能把市场活力释放出来,才能为企业在市场上打开更大的空间。
现在大家不妨把消费看的更广一点。比如买一个汉堡包是消费,购买医疗服务是消费,购买养老服务也是消费。试想一下,假如我们能够建立让大家更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比如让大家拥有更有保障的医疗体系和养老体系之后,消费的情况一定会变化。届时,人们就会意识到没必要在银行里放那么多存款,也没必要把收入都投到不动产上,去期望它的增值保值,因为那时大家都没有太多后顾之忧了。
我认为现在中国应该重视更宏观的消费,尤其需要关注养老、医疗等方面,养老体制和医疗体系等越完善,消费释放力就越大。对比海外,有些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已经完备了,再找增长点就很难了;而中国的保障系统升级空间还很大,在完善过程中,能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谈增长 ——前三季度中国 GDP增长6.7%,相比上半年稳中趋缓。在外部因素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全球展商对当前中国和未来中国经济走势怎么看, 担忧更多,还是乐观更多 ?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7%,从短期来看,完成全年6.5%的经济增长目标无虞。但对中长期而言,考虑到防范金融风险是近些年来的首要任务之一,遏制信贷增长势必会导致GDP增长放缓,因此需要调低GDP增长目标。同时,我们预计政府也会淡化GDP增速,为去杠杆和国企改革留出政策空间。
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于内需,中国的消费力水平仍然具有韧性,繁荣的消费态势已扩展至三四线城市。在扩大内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继续加大减税力度,让居民部门适当加杠杆增进消费来实现。
依视路中国镜片事业部总裁 林国樑:
我觉得6.7%是个非常稳健的增长,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我一直认为,增长不要看一个小阶段,而要看长远。6.7%虽然与过去对比是稍微低了,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健康稳健的增长,是值得鼓励的。
另外我也看到,中国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了,第三产业开始增长更快。我们依视路就属于第三产业,这对我们来说是利好的消息。
作为企业,我们真正感受到中国的消费在升级。比如,我们的功能性产品(高端一些的产品),近些年的增速是最快的,说明中国的消费升级在加快,中产阶级的需求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我们来说是利好的消息,而且这种加快是在14亿人口的基础上。
钱惠康: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短短数十年间发展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汽车行业也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之一。对全球汽车行业而言,中国如今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也是世界级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和试验基地。我们对中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十分乐观,我认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国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我们将继续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全球领先的技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优化、可持续的出行方案。按照计划,我们正稳步推进2016至2020年间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新能源车计划,这一数字将在2023年再翻一番。
谈开放 ——今年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重大政策,既包括扩大进口、推动贸易便利化的进博会,也包括各大领域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进入,这些政策和措施带来哪些影响?
周虹:
作为企业,我们特别能感受到近期出台的各项扩大开放政策正在为企业打造一个更有利于发展的营商环境。 以医药行业为例,无论是“2030年健康中国战略”还是上海“扩大开放100条”,都让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对健康领域、特别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视。 进口药物加速审评审批政策,大大推动了全球新药进入中国市场,让跨国药企看到了在中国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商业契机,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扩大投资、扎根中国的决心。
进博会的召开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有力举措。对罗氏而言,这个国际交流平台,可以帮助我们把更多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带到中国。从另一方面看,进博会也大力促进了各个产业的发展——企业和政府可以展开更深入的交流,完善产业布局;同时也帮助企业之间建立起沟通桥梁,创造更多同行合作机会;进博会还是一个向公众、向世界全面展示的舞台,公众可以零距离地感受全球领先技术与创新产品,带动刺激更多消费需求。我们期待借助进博会,未来将创造出更多合作商业契机。
许思涛:
今年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做了许多积极努力,例如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并在某些领域(如汽车)出台了扩大开放的具体时间表,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改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在中国加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今年也出现了诸如宝马集团继续加大在华投资等外资积极布局中国的案例。
对于中国而言,扩大开放有利于激活相关行业竞争、提升行业整体质量,与中国的改革中长期目标是相吻合的。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阶段,将给外资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许国樑:
我认为扩大进口能够让中国的产品、技术、质量、研发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而且我不认为这会击垮中国某些正在成长中的企业。我觉得只要国家把握好进口的“态度”,那么中国的进口和出口就会平衡地在发展。
所谓“态度”,就是一个国家不应该只就贸易的顺差或逆差去调整它的进出口结构,而是按照国人的需求去调整进出口结构,按照产品、研发、模式多元化平衡的方向去发展,这对贸易来说,也是一个平衡的生态圈。有了平衡的生态圈,中国也更能带动“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我来自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就在“一带一路”上,我认为当中国能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的时候,这个新的生态圈就起来了。
安永大中华区消费品零售行业联席主管孙毅:
进博会的召开既彰显了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市场良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促进贸易体系优化、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姿态。进博会作为一个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平台,不仅能够促进中国乃至全球进出口贸易平衡,更将成为进一步推动全球经贸全面合作的契机。
对中国消费而言,从“走出去”到“引进来”,进博会将助力国内消费升级,并为跨国贸易、国内消费与零售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需求多元化、高端化、品质化的转变,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进口商品的需求不断提升,进博会将为更多优质进口商品的进入提供更为通畅多样的渠道,促进供给升级满足国内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先进消费模式与优质商品的进入,进一步开放竞争将促使国内消费零售等产业加速改革升级,国内消费零售类企业也将从中外合作中进一步习得先进服务、管理与产品研发及营销等经验。 作者:徐蒙 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