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计利当计天下利

28.03.2015  12:37
W1.jpg - 上饶之窗
来源: www.srzc.com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计划和“丝路基金”,以及备受关注的亚投行,都是为共同开创亚洲新未来,构建命运共同体来打实基础的,是推动亚洲新开放、新融合、新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作者:王振峰

      博鳌亚洲论坛 2015年年会将于3月26日至29日在 中国 博鳌召开,年会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 将再次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综合3月23日 中国网)

      年会前夕,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在北京发布了博鳌亚洲论坛“三大报告”(《博鳌亚洲论坛亚洲 经济 一体化进程2015年度报告》、《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竞争力2015年度报告》及《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5年度报告》),相关的报告显示,当前亚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正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且也在放缓,还面临更加突出的挑战。

      今年的博鳌年会,是在全球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但复苏仍然缓慢,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举行的。“亚洲新未来”在哪里?亚洲经济如何继续加快转型发展、构建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发展?亚洲又该如何更好地迈向构筑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来?如此的诸多重大问题,无疑是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各方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今年聚焦亚洲新未来的“博鳌声音”引人瞩目、备受期待。

      本届博鳌年会的主题设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并将围绕这一主题,讨论事关亚洲合作发展的宏观经济、区域合作、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治安全、社会民生等六大议题。那么,如何为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打实基础,自然是2015年博鳌年会重点讨论的话题。

      “计利当计天下利”!自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见外宾时使用了“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以来,打造“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命运共同体”,重在发挥各方优势,体现多元共生、包容共进,维护共同利益及福祉,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新潮流的外交实践。2015年中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就把“全面推进周边外交,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列入了今年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外交工作。

      迈向命运共同体,关键在构建亚洲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在开放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实现亚洲各国互惠共存、互利共赢。因此,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打实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极为重要。开创亚洲美好新未来,实现亚洲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就须系牢亚洲各国间经济人文联系的纽带。推进亚洲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在推动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中,密切亚洲各国经济互接互补、融合发展,无疑是开辟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基石。

      即将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聚焦亚洲新未来。亚投行、“一带一路” 等话题,极有可能成为此次论坛年会的焦点和重点。

      中国“一带一路” 建设战略构想,其重要目标就是藉由“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之路”这两条陆上、海上发展路径,促进沿线国家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来共同打造一个经济、文化等多领域融合、包容、发展的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计划主要覆盖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亚欧两大经济圈,可以说是一条谋求和平、开放、包容、共赢之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计划,与打造命运交织、互利共赢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相融相通的关系,也是利促亚洲互惠共进的新发展通道。而各国携手合作、参与筹建的亚投行,以及中国设立的400亿美元“丝路基金”,就是为推进亚太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打通并共同解决亚洲互联互通及区域合作的资金瓶颈。

      如此看来,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计划和“丝路基金”,以及备受关注的亚投行,都是为共同开创亚洲新未来,构建命运共同体来打实基础的,是推动亚洲新开放、新融合、新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
姚增科在宜春市看望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
  本报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政协新闻网
江西省政协: 贫困县“清零”背后的政协力量
蔡久伟   “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赣县区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