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全国:做好科研的意识、行为和方法

14.02.2022  17:04

编者按:

2021年,学校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目标要求,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打造“十育人”品牌载体,引领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引导青年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思政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即日起,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通过校园网推出“南工,我对你说”专栏,今天推出第九篇——机械工程学院卢全国:做好科研的意识、行为和方法。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这里,我想结合机械工程学院这些年的工作,谈一谈我对科研工作中意识、行为和方法的理解。这个题目比较大,也有些抽象、易于空泛,因此,限于时间关系和个人水平,我仅仅从科研工作中的个人、团队和学院这样三个层面,和大家作个交流。
一是个人在做科研选题时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 与教学工作的诸多约束不同,科研工作是相对自由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在进行选题时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事实上,不仅要考虑自身基础和现有条件等因素,更要有助推社会进步的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要认真考虑,如果从事基础研究,选题是否有利于科学进步?如果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开发工作,选题是否有利于技术进步?判断标准就一点,要看看选题是否源于需求。唯有这样,才能 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也就如杨叔子老师所说,选题要有“顶天的理想”,更要有“立地的情怀”。机械工程学院当前正以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去、到一线去,引导他们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凝练选题。

二是团队在推进建设时要有整体聚焦的行为。 科研团队通常是围绕某一特定对象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组建的,因此,成员一般来自不同学科,在团队中承担不同的任务。一个团队就是一个系统,各部分通过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这就要求在推进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区别,又要考虑互补,也就是要确保各小组或各成员的科研行为,最终能够聚焦于团队目标的实现。机械工程学院2022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学院的各类学科资源,都必须有效下沉到团队里去。

三是学院在科研布局时要有顶层设计的方法。 我们在进行学院学科规划与科研布局的时候,较好地做到了顶层设计,始终把坚持机械工程学科与机械类专业的融合发展作为原则和方法,体现在四个方面:(1)学院的学科方向、学位点方向和专业特色有机结合,以促进教学、科研相长;(2)积极推进基层组织改革,按二级学科设立教研室、按专业类设立系,打通教学、科研的壁垒;(3)科研平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依托省级科研平台——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学生机械创新基地,打造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4)实施“科研小帮手计划”,吸纳本科生参与教师各类科研项目,在系统的科研训练中提高学生的科研感悟力和自信心。

这些就是我近年来的一些思考和体会,实际上,上述三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整体考虑、统筹推进。以上供大家参考,谢谢!

(本文为2022年1月13日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卢全国在学校2022年科研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 潘旭)

个人简介:

卢全国,教授、博士,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与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铃科技二等奖1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首届江西省创新争先奖、江西省先进工作者等奖励。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全国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机器人学会常务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