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卢沟桥事变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亲历者

04.08.2015  01:25

图为亲历卢沟桥事变的抗战老兵何洪信

【老兵档案】

姓名:何洪信

出生:1919年7月

祖籍:河南省濮阳县渠村

部队:冀北保安大队

【老兵故事】

据当地人介绍,老人的老屋被强拆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村外两间孤零零的小瓦房,也是村里的好心人给盖得,老人女儿已经瘫痪在床,连自己都无法照顾,儿子五年前去世,只有也已经70多岁的儿媳妇五年来一直照顾着老人,儿媳的听力不好,有时候交流很困难。

在讲述当年那段参军历史时,老人告诉我们:“当时家里穷啊,村里面征兵,每人30元河北币(当时的货币),我就去参军了!”在他刚刚参军不久,日本人就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进入全面侵华战争,而刚刚参军的何洪信,便被紧急调往卢沟桥附近增援,亲历了卢沟桥事变。

1937年2月,何洪信被和部队一起拉到了北京丰台,被编入了29军的冀北保安大队。

老人回忆到,当时的司令石友三还是不乏民族气节,他把新兵拉到北面距离北京5公里处的皇室宫苑附近,队伍天天冒严寒操练,那时候部队上下谁都明白跟“老日”(河南籍抗战老兵对日本军队的称呼)早晚会有一仗,双方士兵摩擦不断,大家憋足了劲练兵。

6月,驻守南苑的中国部队跟日本军队摩擦升级,因为双方在一片坡地打靶引起争端,继而鬼子又借口士兵失踪,对驻扎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开了火。当时何洪信所在的部队被紧急调到卢沟桥附近,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何洪信老人与日本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后来他们退到了沧州,一边与日军继续作战,一边和兄弟部队向南撤退,直到濮阳。何洪信老人感叹道:“我们从濮阳的徐镇到曹州一直打到江苏过陇海线,跟驻江苏的鬼子血战,从麦苗时节一直打到了麦黄,惨啊!

在一系列的对日作战中,何洪信老人的腿和胳膊已多处受伤,在江苏负伤后被转移的部队托付给当地一个乡长照料。老人讲:“当时这位不记得姓名的乡长,对我们几个伤员非常好,把好吃好喝的都留给我们吃。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还找人写信给那位好心的乡长报了平安。对于这段传奇经历,老人一直在说,“我赚够了,抗日活下来,为家里赚了钱,还能回来生儿育女,多好啊!” 老人对于生活很满足,那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自足,与许多战友相比,他已经感到足够幸运了。

(文/牟海林)